[发明专利]一种在养殖现场快速检测轮虫弧菌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78154.9 申请日: 2019-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0699473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7
发明(设计)人: 张正;姜勇;于永翔;陈京;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9 分类号: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R1/63
代理公司: 11435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许媛媛
地址: 26607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弧菌 轮虫 海水养殖 荧光 荧光定量PCR反应 现场快速检测 特异性引物 保障技术 定量计算 定性检测 检测样品 养殖生产 对轮 控轮 病害 感染 激发 检测 养殖
【说明书】:

发明属于海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养殖现场快速检测轮虫弧菌的方法。通过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根据是否有荧光出现定性检测轮虫弧菌,根据荧光的激发强度定量计算被检测样品中轮虫弧菌的数量。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海水养殖现场对轮虫弧菌精确、快速的检测,从而为养殖生产中有效防控轮虫弧菌的感染提供保障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养殖现场快速检测轮虫弧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轮虫弧菌是一种被新兴的海水养殖病原,可感染鱼、虾等各类海水养殖生物而发病。最早有关轮虫弧菌的报道始是在2003年,由Gomez-Gil等(2003)在褶皱臂尾轮虫中分离得到,此后Chowdhury(2011)和Labbate(2011)等国外学者陆续开展了轮虫弧菌致病机理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分别在养殖半滑舌鳎(陈政强等,2012)、南美白对虾(金春英等,2013)、线纹海马(杨求华等,2017)和许氏平鲉(王凯等,2018)中分离出了轮虫弧菌。感染轮虫弧菌的半滑舌鳎主要症状为体表溃烂、尾部出血;南美白对虾主要症状为体表发红、肌肉白浊、鳃部变黄溃烂;而许氏平鲉的主要症状为体表出现创伤性溃疡、鳍条溃烂、眼球突出等。因其没有宿主特异性,轮虫弧菌已经成为危害海水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发病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轮虫弧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为绿色,区别于绝大多数弧菌的黄色菌落,说明其不发酵蔗糖,无法采用TCBS培养基对其进行定性鉴定。因此,研究其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就成为有效防控轮虫弧菌感染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轮虫弧菌因为没有宿主特异性,已经成为危害海水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发病原之一。而且其不发酵蔗糖,无法采用TCBS培养基对其进行定性鉴定。所以,目前缺乏一种针对轮虫弧菌的特异性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准确鉴别轮虫弧菌的特异性引物及其应用方法,可以实现在海水养殖现场对轮虫弧菌精确、快速的检测,从而为养殖生产中有效防控轮虫弧菌的感染提供保障技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在养殖现场快速检测轮虫弧菌的方法,通过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根据是否有荧光出现定性检测轮虫弧菌,根据荧光的激发强度定量计算被检测样品中轮虫弧菌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特异性引物是基于轮虫弧菌toxR基因设计的,分别为DNA正向序列VRF:5'-TCGCAGCTTAGAACAACAAT-3'和反向序列VRR:5'-CTCAATAGCGGCATCAGAAA-3';运用该特异引物扩增的toxR基因的目的片断长度为500bp。

这两个引物序列是我们测定轮虫弧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后,通过对基因组数据的分析,筛选toxR基因的部分序列作为目标片段,用生物学软件设计不同的特异引物,通过PCR反复验证后获得的两对特异性最好的引物。toxR是弧菌科的祖先基因,广泛分布在弧菌科细菌,主要起毒力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很多文献表明,在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em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拟态弧菌(Vibrio.mim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等很多弧菌中发现toxR基因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弧菌属鉴定标记。

进一步的,用于检测的PCR反应体系为通过冷冻真空干燥法提前冻干封装的8μL微量预混PCR反应体系,包含5μL的2×Buffer缓冲液,0.5μL的5μM DNA正向序列引物,0.5μL的5μM DNA反向序列引物,0.5μL的5μL SYBR GREEN荧光染料,0.5μL的5U DNA聚合酶,1μL的去离子H2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