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75553.X | 申请日: | 201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4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斌;杨岳勤;王清明;周光忠;梁志新;蒋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孔梁换架 方法 | ||
1.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导梁转运车将导梁转运至待换架孔位的上方,并将导梁下放,导梁包括设置在待换架孔位两侧的既有桥梁上的横梁以及为龙门吊提供行走轨道的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形成用于换架梁片穿过的过梁区域;第一运梁专列运送两个第一龙门吊转运车以及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龙门吊转运车上的龙门吊至导梁的一侧,第二运梁专列运送待换新梁至导梁的另一侧;
步骤二、利用第一运梁专列上的第一龙门吊转运车将龙门吊转运至导梁的纵梁上;
步骤三、利用龙门吊吊起导梁转运车跨越横梁并将导梁转运车移动至导梁靠近第二运梁专列的一侧;利用两个所述龙门吊配合第一运梁专列上的两个第一驮梁小车将已拆旧梁吊装至第一运梁专列上;
步骤四、利用龙门吊吊起导梁转运车跨越横梁并移动至导梁靠近第一运梁专列的一侧;利用龙门吊配合第二运梁专列上的两个第二驮梁小车将待换新梁吊装到待更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第一运梁专列上的两个第一驮梁小车分别与两个龙门吊支架可拆卸连接并组成所述第一龙门吊转运车,所述步骤二中,在龙门吊转运至导梁的纵梁上后,将龙门吊支架从第一驮梁小车上拆卸,通过龙门吊将龙门吊支架吊起并移动至远离换架梁片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吊支架与第一驮梁小车拆卸后,龙门吊支架通过龙门吊进行转运并与导梁转运车连接,所述龙门吊支架与导梁转运车连接后通过龙门吊将龙门吊支架吊起并移动至远离换架梁片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之后,还包括步骤五,导梁转运车带动导梁和位于导梁顶部的龙门吊移动到下一个换架孔位的上方,第一运梁专列将已经拆除的旧梁运输到指定位置后返回至导梁的一侧,第二运梁专列将新的待换新梁运输至导梁的另一侧,步骤五根据实际情况重复多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之后,还包括步骤六,第一运梁专列带动已经拆除的旧梁移动到指定位置,两个龙门吊朝向第二运梁专列的方向移动,将龙门吊支架从导梁转运车上拆卸,龙门吊支架通过龙门吊进行转运并与第二驮梁小车连接形成第二龙门吊转运车,再将龙门吊通过所述第二龙门吊转运车转运至第二运梁专列上,第二运梁专列带动龙门吊移动到指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梁的两端伸出横梁形成导向梁,第一龙门吊转运车通过导向梁的引导将龙门吊引入纵梁,第二龙门吊转运车通过导向梁的引导将龙门吊从纵梁上撤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吊支架包括基座部,所述基座部可分别与第一驮梁小车、导梁转运车以及第二驮梁小车可拆卸连接,所述龙门吊支架还包括用于对龙门吊进行支撑的支撑臂,所述基座部与支撑臂之间通过升降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部上,所述支撑臂通过旋转实现龙门吊在运输或工作状态下位置的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梁的横梁和纵梁铰接连接,在导梁转运车对导梁的运输过程中,横梁和纵梁之间收缩,当导梁转运车将导梁转运至换架孔位的上方时,横梁和纵梁之间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整孔梁换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换架梁片在运输过程中,位于第一运梁专列或第二运梁专列上的临时支撑件上升并撑起换架梁片,使换架梁片脱离第一驮梁小车或第二驮梁小车,第一驮梁小车或第二驮梁小车避让后,临时支撑件下降,换架梁片支撑在第一运梁专列或第二运梁专列上;
换架梁片在使用过程中,临时支撑件将换架梁片撑起,第一驮梁小车或第二驮梁小车移动到相对应的换架梁片的底部,临时支撑件下降,换架梁片支撑在第一驮梁小车或第二驮梁小车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5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