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固定尺寸贴片的反射相位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4490.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安文星;洪柳燕;罗宇;马凯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14 | 分类号: | H01Q1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固定 尺寸 反射 相位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固定尺寸贴片的反射相位调节方法,是对通过移动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至少两个短路探针的位置来实现,所述短路探针设置在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间,将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固定端挡,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中间用一层绝缘介质板隔开,短路探针放在同一水平位置,相对移动位置,形成一个单极化结构或双极化结构。本发明提出的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在保持贴片尺寸大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改变短路探针的位置从而达到相位调控目的,能满足一些无法改变尺寸及位置等应用场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面反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固定尺寸贴片的反射相位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平面反射单元实现相位调控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基本单元的大小、添加相位延迟线、旋转单元的方法从而达到相位调控的目的。
改变单元尺寸大小、添加延迟线、旋转单元等方法,使单元间相对位置或者角度不再一致,虽然能达到相位调控目的,但这种方法破坏了阵列单元结构的口面一致性,在不同尺寸、相位延迟线或角度的情况下,单元间相互耦合作用不再一致,会造成潜在相位调节误差、幅度损耗和较大交叉极化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固定尺寸贴片的反射相位调节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固定尺寸贴片的反射相位调节方法,是对通过移动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至少两个短路探针的位置来实现,所述短路探针设置在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间,将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固定端挡,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中间用一层绝缘介质板隔开,短路探针放在同一水平位置,相对移动位置,形成一个单极化结构或双极化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在保持贴片尺寸大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改变短路探针的位置从而达到相位调控的目的,能满足一些无法改变尺寸及位置等应用场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3分别是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俯视,立体以及侧视图;
图4-5分别是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性能仿真结果图;
图6-7分别是两种双极化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俯视结构图;
图8-9分别是短路探针位置移动路线示意图;
图10-11分别是双极化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性能仿真结果图;
图12-13分别是经过介质板挖槽优化后的单极化平面反射调相单元俯视及立体结构图;
图14-19分别是不同几何形状的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固定尺寸贴片的反射相位调节方法,是对通过移动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两个短路探针1的位置来实现,所述短路探针设置在固定尺寸贴片的平面反射调相单元的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间,将地板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固定端挡,地板4以及固定尺寸金属贴片3中间用一层绝缘介质板2隔开,短路探针放在同一水平位置,相对移动位置,形成一个单极化结构。
其中,绝缘介质板的相对介电常数在1到15之间变动。
图4-5展示了改变两个短路探针的位置所能达到的相位调控性能。如图4-5所示,通过只改变短路探针的位置,相位补偿范围为300度,传输损耗小于0.35db,能达到较好的相位调控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