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cGIS的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3890.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8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翟艺阳;张驰;孙冰冰;向宇杰;胡瑞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Q10/0635;G08G1/01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cgis 路段 行车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cGIS的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按道路的设计速度为各路段编号并设逐桩,采集逐桩坐标和逐桩风险源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将逐桩坐标和逐桩风险源数据建立道路地图坐标模型,根据道路地图坐标模型中的各坐标形成道路折线图,并在形成的道路折线图两侧建立道路缓冲区;将道路缓冲区矢量数据转为栅格数据;将各坐标点集转为风险源栅格数据,根据路段栅格数据和风险源栅格数据建立行车风险模型,综合考虑了多种风险源对行车险态的综合效应,对路段行车风险等级和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可靠,考虑了多种风险源空间分布强度各不相同,基于ArcGIS对路段及其风险源和输出结果的空间分布进行表达,方法简单易操作,结果更加直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rcGIS的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公路网络也初具规模,但是公路在带给人们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时,也以高事故率、高死亡率困扰着公路的管理者和使用者,高风险路段的车辆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但是尚缺乏一套较为系统的、能够面向全局的道路行车风险评估方法。
现有研究对行车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于已经发生的交通事故或交通冲突,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定性或定量分析行车风险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最终建立交通事故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此外,还有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德尔菲法、数据包络分析等构建了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或模型。然而,上述对行车风险的评估忽略了路段的行车风险来源多样,风险源效应各不相同且空间分布强度相异对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影响,降低了行车风险的评估精度,从容加大了行车风险的评估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rcGIS的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以克服现有行车风险的评估精度低的问题,本申请能够提高行车风险的评估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rcGIS的路段行车险态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道路的设计速度为各路段编号并设逐桩,采集逐桩坐标和逐桩风险源数据;
步骤2)、基于ArcGIS软件将逐桩坐标和逐桩风险源数据建立道路地图坐标模型;
步骤3)、根据道路地图坐标模型中的各坐标形成道路折线图,并在形成的道路折线图两侧建立道路缓冲区;
步骤4)、将得到的道路缓冲区矢量数据转为栅格数据;
步骤5)、将各坐标点集转为风险源栅格数据;
步骤6)、根据路段栅格数据和风险源栅格数据建立行车风险模型,获取路段j的栅格x受到的总风险水平:
式中:h表示风险源;
wh表示风险源的权重,取值范围为0~1;
hy表示风险源h在栅格y的强度,取值范围为0~1;
ihxy表示风险源h的栅格y对栅格x的影响,用线性距离衰减函数表示,
其中dxy表示风险源栅格y与路段栅格x的距离,dhmax表示风险源的最大影响距离;
Sjh表示路段对风险源的敏感性,取值范围为0~1;
步骤7)、基于路段j的栅格x受到的总风险水平计算路段行车适宜性的分栅格图模型Hxj,从而完成对路段的行车险态进行评价,栅格值越高表示路段行车适宜性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菲涅尔透镜单元感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浆消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