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注钢锭或电极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3227.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立;蒋新亮;沈国劬;李其;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7/10;C21C7/06;C21C7/00;C22C38/06;C22C38/02;C22C3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廖文丽;柯海军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注 钢锭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注钢锭或电极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所述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合金含量在13~50%之间,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O含量为20PPm以下,Si含量为0.07%以下,Al含量为0.007%以下。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生产高合金钢Si、Al、O同时低的下注钢锭或电极坯。本发明还可进一步降低P含量,控制N含量,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注钢锭或电极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Si、低Al、低P、低O高合金控N不锈钢的生产一直以来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低Si、低Al钢存在脱氧难的问题,获得低O钢难度就非常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低Si、低Al与低O则互为矛盾。低P钢的生产存在技术及成本问题。控N存在真空浇注无法稳定获得N含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本钢种用“电炉→钢包精炼炉”工艺流程生产时,如采用真空浇注存在N含量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采用大气下注存在O含量超标的高度风险,如何同时经济地使用铁合金,将P含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依然是个难题。
基于该钢种N含量,致使该钢种无法用“电炉→钢包精炼炉→真空浇注”流程生产出合格的钢锭或电极坯;基于该钢种O含量的要求,致使该钢种无法用“电炉→钢包精炼炉→大气下注浇注”的工艺流程生产出合格的钢锭或电极坯(O≤35PPm);基于P含量的严格要求,不仅对电炉粗水提出要相当高的要求,而且对铁合金品位提出了较高要求,不能经济地生产出低成本的钢锭或电极坯。由于这些因素的相互制约,导致该类钢种在生产过程中报废风险高、成本高、周期长,从而导致长期以来难以量产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采用大气下注Si≤0.10%、Al≤0.008%、O≤70PPm、P≤0.0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注钢锭或电极坯,该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Si、Al、O同时低。
为达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所述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合金含量在13~50%之间,O含量在20PPm以下,Si含量在0.07%以下,Al含量在0.007%以下。
优选的,所述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P含量为≤0.010%,优选不大于0.008%,所述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N含量优选为150~300PPm或450PPm以上。
优选的,所述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电炉冶炼;
b.钢包精炼炉真空精炼;
c.大气下注保护浇注;
其中,在b步骤所述钢包精炼炉的炉渣形成,碱度达到要求后,先用铬铁、钨铁先进行合金化,再进行扩散脱氧,每8~20min加入一批粉状脱氧剂,每一批脱氧剂用量10~30kg,炉渣变灰白或者白色后进行Ni、Mo、V等其他合金元素的合金化操作,同时每5~10min用5~15kg脱氧剂进行一次扩散脱氧,直到炉渣完全变成白色,甚至能够粉化;
b步骤所述钢包精炼炉的炉渣的碱度控制在2~4之间,所述炉渣中的Al2O3成分控制在5~15%之间;石灰、萤石和脱氧剂质量比控制在20~40:10:2~4;
所述脱氧剂优选为碳粉、硅钙粉、硅铁粉、Al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采用两种以上的脱氧剂进行复合快速脱氧,更优选的所述脱氧剂的粒度3mm以下。
铬铁中的Si能够进行沉淀脱氧,降低铬铁中Si的收得率。
优选的,所述下注钢锭或电极坯的制备方法的Al的总加入量不超过2.0kg/t钢;
优选所述脱氧剂包括含C类、含Al类和含Si类,所述含C类脱氧剂用量控制在1.0kg/t钢以下,含Al类脱氧剂用量控制在0.3kg/t钢以下,将含Si类脱氧剂用量控制2kg/t钢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井地热高效应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利用煤层注水治理燃煤大气污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