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2726.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3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温凯华;王晓兵;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容器 加工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包含有两组第一横板和两组第二横板,两组第一横板相互对称安装,两组第二横板相互对称安装。所述底座板的内部安装有稳定座,稳定座的上部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上部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柱,第二电动伸缩柱的顶部连接有吸盘。第二电动伸缩柱能带动电容器外壳上下移动,进而能使得打磨板和挤压板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充分的打磨和挤压,加工的适应性能更好,电容器外壳能得到充分加工。电容器不仅能得到快速的装配,而且装配后外部更加光滑平整,方便后续外部包装和文字标识的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属于电容器加工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
但是现有的电容器组配设备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电容器组配设备结构简单,常利用手工对电容器进行装配,电容器组配的效率低,组配过程中电容器外壳的位置固定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晃动。且组配后,电容器外壳的外部得不到加工,外壳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导致电容器的品质不高,内部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不够,使用中容易发生损坏。需要利用其它工序对电容器进行下一步的加工,费时费力,加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电容器组配设备结构简单,常利用手工对电容器进行装配,电容器组配的效率低,组配过程中电容器外壳的位置固定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晃动。且组配后,电容器外壳的外部得不到加工,外壳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导致电容器的品质不高,内部零部件安装的稳定性不够,使用中容易发生损坏。需要利用其它工序对电容器进行下一步的加工,费时费力,加工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包含有两组第一横板和两组第二横板,两组第一横板相互对称安装,两组第二横板相互对称安装。
所述底座板的内部安装有稳定座,稳定座的上部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上部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柱,第二电动伸缩柱的顶部连接有吸盘。
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顶部均竖直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四电动伸缩柱,第四电动伸缩柱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安装支架呈“L”形设置,所述固定座卡接固定在安装支架竖直端的内部。
所述安装支架的水平端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柱,第三电动伸缩柱远离安装支架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横板上部连接板的内侧连接有打磨板,第一横板上部连接板的内侧连接有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的两侧上方均设置有卡槽,第二横板的两侧上方均水平连接有卡接扣,卡接扣卡接在卡槽的内部,卡接扣与卡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凹槽,且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连接处的拐角安装有角板,角板的底部呈水平设置,且角板的底部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底部接触,角板的两侧均安装在凹槽的内部,角板侧面通过螺钉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竖直端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盖板,盖板的内部安装有紧固螺栓,且安装支架竖直端的内部呈中空设置,内部上方内壁焊接有限位挡板,固定座的顶部边缘与限位挡板抵接,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孔,且紧固螺栓通过第一螺孔与固定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内侧底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柱,第一电动伸缩柱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板,定位板的端部与稳定座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层无纺布制品
- 下一篇:复合层无纺布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