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2726.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3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温凯华;王晓兵;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容器 加工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1),所述底座板(1)包含有两组第一横板(6)和两组第二横板(7),两组第一横板(6)相互对称安装,两组第二横板(7)相互对称安装;
所述底座板(1)的内部安装有稳定座(11),稳定座(11)的上部安装有电动机(15),电动机(15)上部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柱(14),第二电动伸缩柱(14)的顶部连接有吸盘(19);
所述第一横板(6)和第二横板(7)的顶部均竖直安装有立柱(26),立柱(26)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四电动伸缩柱(28),第四电动伸缩柱(28)的顶部连接有固定座(29),所述安装支架(2)呈“L”形设置,所述固定座(29)卡接固定在安装支架(2)竖直端的内部;
所述安装支架(2)的水平端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柱(20),第三电动伸缩柱(20)远离安装支架(2)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16),所述第二横板(7)上部连接板(16)的内侧连接有打磨板(17),第一横板(6)上部连接板(16)的内侧连接有挤压板(18);
所述第一横板(6)的两侧上方均设置有卡槽(13),第二横板(7)的两侧上方均水平连接有卡接扣(12),卡接扣(12)卡接在卡槽(13)的内部,卡接扣(12)与卡槽(13)相适配;
所述第一横板(6)和第二横板(7)的两端下方均设置有凹槽(9),且第一横板(6)和第二横板(7)连接处的拐角安装有角板(3),角板(3)的底部呈水平设置,且角板(3)的底部与第一横板(6)和第二横板(7)的底部接触,角板(3)的两侧均安装在凹槽(9)的内部,角板(3)侧面通过螺钉与第一横板(6)和第二横板(7)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2)竖直端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盖板(4),盖板(4)的内部安装有紧固螺栓(23),且安装支架(2)竖直端的内部呈中空设置,内部上方内壁焊接有限位挡板(22),固定座(29)的顶部边缘与限位挡板(22)抵接,固定座(2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孔(5),且紧固螺栓(23)通过第一螺孔(5)与固定座(29)连接;
所述第一横板(6)和第二横板(7)的内侧底端均水平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柱(8),第一电动伸缩柱(8)的另一端连接定位板(10),定位板(10)的端部与稳定座(11)抵接;
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柱(20)的端部与连接板(16)之间连接有弹簧(21),连接板(16)、打磨板(17)和挤压板(18)均呈弧形设置;
所述连接板(16)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插孔(24),打磨板(17)的一侧两端均连接有插杆(25),插杆(25)插接在插孔(24)的内部;
所述立柱(26)的底部连接有螺杆(27),立柱(26)的底部通过螺杆(27)与底座板(1)固定连接;
该电容器加工的组配设备组配电容器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待使用的稳定座(11)放置在底座板(1)的内部底端,第一电动伸缩柱(8)带动定位板(10)向稳定座(11)移动,直至四面的定位板(10)均与稳定座(11)的外部接触,四组定位板(10)对稳定座(11)进行限位;将待装配的电容器外壳放入到底座板(1)的上方,安装支架(2)水平端部的第三电动伸缩柱(20)带动连接板(16)向电容器外壳移动,两侧的打磨板(17)和挤压板(18)均与电容器外壳的外部接触,电容器外壳受到限制;第二电动伸缩柱(14)向上伸长,带动吸盘(19)向上移动并与电容器外壳的底部接触,吸盘(19)从底部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固定;
步骤二:电容器外壳的位置固定后,向内部依次装入所需的零部件,各种零部件安装完毕后,第二横板(7)上部的第三电动伸缩柱(20)收缩,带动打磨板(17)脱离电容器外壳;电动机(15)带动上部的电容器外壳转动,转动设定的角度后,第一横板(6)上部的第三电动伸缩柱(20)伸长,带动挤压板(18)对电容器外壳进行挤压,装配后电容器外壳不易出现变形;同一个高度经过多次的挤压后,第四电动伸缩柱(28)上下伸缩,带动挤压板(18)上下移动,挤压板(18)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加压;若电容器外壳的外部凹凸不平,挤压后仍得不到解决,挤压板(18)脱离电容器外壳,打磨板(17)与电动器外壳接触;电动机(15)带动电动器外壳转动,进而打磨板(17)对电容器外壳进行打磨;
步骤三:使用过程中,打磨板(17)和安装支架(2)可进行更换;打磨板(17)损坏后,将其从连接板(16)的一侧拔除,新的打磨板(17)侧面的插杆(25)插接到连接板(16)内部的插孔(24)中;安装支架(2)更换时,向上拧动紧固螺栓(23),紧固螺栓(23)的底部与固定座(29)脱离,进而向上拉动安装支架(2),安装支架(2)即可得到拆卸;新的安装支架(2)安装时,将固定座(29)插入到安装支架(2)的竖直端的内部,固定座(29)的顶部与限位挡板(22)抵接,盖板(4)翻动到水平状态,拧动紧固螺栓(23)与第一螺孔(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锐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7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层无纺布制品
- 下一篇:复合层无纺布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