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72046.0 申请日: 2019-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0839590A 公开(公告)日: 2020-02-28
发明(设计)人: 吴开贤;吴伯志;周世永;张晓云;王超;沙泽东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01G22/20
代理公司: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代理人: 龙燕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旱鸭种养 结合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于放养旱鸭的玉米地选择好后,四周建立1.2米以上高度的围栏,每亩设置一个养殖单元,养殖单元包括人行通道和饲喂夜宿棚,人行通道为平行布局,围栏布置规划为方形结构,在四边角落处分别安置1个可移动的旱鸭饲喂夜宿棚,每个棚可容纳15-18只鸭,人行通道靠近玉米的一侧设有围栏;

(2)玉米种植:玉米种植前要进行土壤翻耕和整平,对于连年养旱鸭的地块,翻耕前用高锰酸钾进行田间消毒,在玉米种植期开沟播种;

(3)旱鸭放养:旱鸭的雏鸭出生后,先在室内饲养,待玉米进入10~11叶龄,幼鸭20~25日龄时开始投放,密度每亩45~65只;采用适应式投放,遇突降暴雨要及时将鸭群驱引至避雨棚,每日适量补饲;当玉米进入蜡熟期时从田间回收旱鸭并上市,旱鸭回收后即可进行玉米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夜宿棚包括人字形棚顶(1)、棚体(2)、棚底(3)、支脚(4)、饲喂窗口(5)、旱鸭进出口(6)、饮水窗口(7)、梯板(8),人字形棚顶(1)位于棚体(2)上,与棚体(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棚体(2)的底部设有支脚(4);棚底(3)为网状结构,离地面30~50cm,人字形棚顶(1)和棚体(2)为透明塑料板,棚体(2)的侧壁上设有吊窗;棚体(2)的前后两个面上分别设有旱鸭饲喂窗口(5)和旱鸭进出口(6);棚体(2)的一个侧面上设有饮水窗口(7);旱鸭进出口(6)处设有吊门,吊门上设有开关拉线,吊门下方设有梯板(8);旱鸭进出口(6)朝内,饲喂窗口(5)和饮水窗口(7)朝向人行及运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喂夜宿棚上方安装太阳能补虫灯(9),人字形棚顶(1)为不透明材料,太阳能补虫灯(9)下面设有虫体收集袋(10),使用时,虫体收集袋(10)的下端与饲喂窗口(5)连通并固定,不使用时虫体收集袋(10)收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棚体(2)长1.5~2.5m、宽0.8~1.2m、高1.0~1.4m;吊门(8)宽25~35cm,高20~30cm;人字形棚顶(1)边缘超出棚体23~28cm;饲喂窗口(5)的长35~45cm、宽6~10cm、离地面18~22cm;饮水窗口(7)的长35~45cm、宽6~10cm、离地面18~22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春播玉米选择生育期长于115天的紧凑型品种,播种时按等行距种植,行距60~70cm;或者按宽窄行种植,宽行80~90cm,窄行40cm;玉米密度4000-5500株/每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适应式投放为:第1天投放2~3小时,第二天投放4~5小时,第三天投放6~7小时,第四天投放8~9小时,第5天开始实现全天放养;旱鸭投放时选择晴朗的天气,于中午投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日适量补饲,饲料为75%玉米,15%豆粕,15%小麦;20~60日龄时每天饲喂量为80~90g/每只,60日龄后为110~120g/每只,每日中午12:00~11:00饲喂1次,饲喂量为日饲喂量的40%,下午6:00~7:00点1次,饲喂量为日饲喂量的60%;喂食时将喂水口关闭,待喂食结束后打开,同时关闭喂食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发现有旱鸭不喜食的杂草成为优势杂草时,玉米开花期前进行1次杂草机械刈割,留茬高度不超过8cm;玉米种植前一次性施足基肥,后期不再进行追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雏鸭阶段对鸭进行脱瘟;每周清扫饲喂夜宿棚,并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监测鸭群健康状况,发现患有高传染性疫病的鸭将其清出玉米地并采取隔离措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旱鸭种养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玉米病虫害发生,采用生态控制技术无效时,选择重新种植其他一年生的饲草类作物,或者让田间杂草自然生长,继续为旱鸭生长提供饲料来源;或选择对鸭无害的绿色农药,并将旱鸭从田间撤离至玉米地外备养,直至安全时再迁回鸭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0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