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非刚性材料六面体精准自动加工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8779.7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8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远;金鑫;张悦;孔谅;梁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船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00 | 分类号: | B26D11/00;B26D5/00;B24B7/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刚性 材料 六面体 精准 自动 加工 工艺 系统 | ||
1.一种改进的非刚性材料六面体精准自动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沫板加工工段和质量检测工段;
所述的泡沫板加工工段包括:
用于进料的进料辊道(1),
分别用于工件上表皮加工、工件下表皮加工和工件分层切割的第一数控锯床(2)、第二数控锯床(7)和第三数控锯床(8),
用于对工件进行厚度精加工的双面砂光机(13),
分别用于侧边加工、端面加工、四角加工及基准面加工的第一数控加工中心(5)、第二数控加工中心(11)、第三数控加工中心(15)以及第四数控加工中心(16),
用于废料搬运的第一机器人(R1)、用于数控锯床区工件翻身和搬运的第二机器人(R2)和用于数控加工中心区工件搬运的第三机器人(R3),
以及用于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的六个面清理干净的清理房(17);
所述的质量检测工段包括:
用于工件内部缺陷检测的无损检测设备(19),
用于检测成品尺寸是否合格的尺寸检测设备(21),
用于对成品打标的打标机(22),
以及用于质量检测工段工件搬运的第四机器人(R4);
所述的进料辊道(1)、第一数控锯床(2)、第一数控加工中心(5)、第二数控锯床(7)和第三数控锯床(8)依次设置,形成第一加工设备序列,且第一数控锯床(2)和第一数控加工中心(5)之间设有翻转架(3),第一数控加工中心(5)和第二数控锯床(7)之间设有侧皮处理机(6),
所述的第二数控加工中心(11)、双面砂光机(13)、第三数控加工中心(15)、第四数控加工中心(16)和清理房(17)依次设置,形成与第一加工设备序列并排布置的第二加工设备序列,且第二数控加工中心(11)设有缓冲辊道(10),第二数控加工中心(11)和双面砂光机(13)之间设有第一升降辊道(12),双面砂光机(13)和第三数控加工中心(15)之间设有第二升降辊道(14),第三数控加工中心(15)旁设有工件缓冲工位(23),
所述的无损检测设备(19)通过NDT前输送辊道(18)与清理房(17)相接,打标机(22)通过NDT后输送辊道(20)与无损检测设备(19)相接,无损尺寸检测设备(21)设置于无损检测设备(19)旁,
所述的第二机器人(R2)和第三机器人(R3)均具有滑移导轨,并顺次设置于并列布置的第一加工设备序列和第二加工设备序列的内侧,且第二机器人(R2)和第三机器人(R3)之间设有半成品缓冲台(9),
所述的第一机器人(R1)具有滑移导轨,并设置于第一加工设备序列的外侧,且在其滑移导轨端部设有废料小车(4),
所述的第四机器人(R4)固定设置,无损检测设备(19)、尺寸检测设备(21)、NDT后输送辊道(20)和打标机环绕第四机器人(R4)布置;
所述的改进的非刚性材料六面体精准自动加工系统的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泡沫板六面体粗加工阶段、泡沫板精加工成型阶段、清理阶段和检测阶段,所述的泡沫板六面体粗加工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上表皮加工工序、侧边加工工序、下表皮加工工序和端面加工工序,所述的泡沫板精加工成型阶段包括依次进行的砂光加工工序、四角加工工序和基准面加工工序;
泡沫板六面体粗加工阶段用于依次对工件的上表皮、侧皮、下表皮及端面表皮进行切割;
砂光加工工序用于对工件上下表面的精加工,并使工件厚度满足最终要求的尺寸精度范围;
四角加工工序用于加工工件四周的凹角,满足工件对于四角的形状要求及尺寸精度要求;
基准面加工工序用于加工工件四周,满足工件对于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与上下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清理阶段用于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的六个面清理干净;
检测阶段用于对工件内部的缺陷和最终尺寸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不同检测结果的工件进行分类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船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船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87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