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6407.0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单启伟;罗鑫尧;薛永明;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15/00;E21F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松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矿体 采矿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本发明采用长矿房连续回采、各分段单独出矿、分段式采准切割、中深孔连续爆破后退式落矿、铲运机连续出矿的开采方法进行急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该方法缩短了采场的回采时间,实现高强度和大规模集中开采,利于对深部地压的管理及控制,采矿人员作业安全条件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急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生产能力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采准切割工程量,提高了矿山生产效率;且该采矿方法回收率高,有利于保护地表,而且克服了分层充填繁杂作业循环的特点;同时,该采矿方法采用中深孔爆破,工艺简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加大矿产资源开采力度,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急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在国内外矿山开采中较为常见。急倾斜中厚矿体指厚度4~15m,倾角大于55°的矿体。目前,对于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依据矿岩稳固程度,分别可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阶段空场法以及嗣后充填法进行采矿。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主要在覆岩下放矿,而对于露天转地下矿山矿体上部为露天坑底,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需要崩落围岩形成覆盖层,而在露天坑底崩落围岩极易诱发露天坑上下盘围岩产生大规模移动,造成地表塌陷冲击井下采场,给井下开采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对于黄金等贵金属开采,矿石损失贫化大。采用阶段空场法开采,主要采用分段凿岩,阶段出矿,采准、切割工程量大,需留设顶柱、间柱造成矿石损失,采场形成生产能力时间长。嗣后充填法开采适合任何矿体形态及矿岩稳固程度的矿体开采,但是对于尾砂不能充填的矿山,采用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困难。
申请号为CN201510160343.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两步骤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该方法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矿块,将矿块划分为间柱与矿房,并进行间柱采准切割和矿房采准切割;然后回采间柱,嗣后高强度胶结充填;接着回采矿房,嗣后废石或尾砂充填。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过程产能、充填及安全的问题,不足之处在于:矿柱的损失贫化大、采准工程量大。
申请号为CN201910226526.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急倾斜薄中厚矿体的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该方法沿矿体走向布置采场,采场中矿房和矿柱间隔布置,矿块共用矿石溜井和通风天井,矿石溜井和通风天井分别通过出矿穿脉和凿岩穿脉与出矿联巷、拉底巷道相通,出矿联巷位于矿体下盘;凿岩采用液压凿岩台车钻凿上向扇形中深孔,排与排之间炮孔错开布置,每次爆破1~2排炮孔。但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矿柱矿量比例大、矿柱的损失贫化大、采准工程量大,且矿山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减少采准切割工程量,提高矿山生产效率,依据急倾斜中厚矿体的形貌特征,提供了一种急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场参数:采用各分段单独出矿方式;在每个分段内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等宽的矿块,所述矿体厚度<10m时所述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所述矿体厚度≥10m时所述矿块沿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所述矿块沿走向长为40~60m,分段高度为15~25m;
S2、采准切割:在所述每个分段内,设有脉内巷、下部凿岩出矿巷、上部充填巷、切割巷、切割天井以及设置于所述矿块两侧并用以沟通脉外分段巷的穿脉巷;其中,所述下部凿岩出矿巷布置在所述矿体的靠近下盘处;所述切割巷巷道布置在所述矿体的端部;所述切割天井布置在采场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