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车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64056.X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榛叶基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精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B5/2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车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车轮的制造方法。用于车辆车轮(10)的制造方法包括:重叠切削步骤,在所述重叠切削步骤中,在允许切削痕迹在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的进给速度下,以距给定基准位置(X)的第一切削深度(D1),对车辆车轮(10)的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以及非重叠切削步骤,在所述非重叠切削步骤中,在重叠切削步骤之后,在允许切削痕迹在径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进给速度下,以距基准位置(X)的第二切削深度(D2),对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第二切削深度(D2)比第一切削深度(D1)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车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技术是已知的,该技术改进了由轻合金制成的车辆车轮的设计,这是因为机加工是在车辆车轮形成之后进行的。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第2018-127040号(JP 2018-127040 A)中公开的车辆车轮中,机加工表面被形成在轮辋部、中心孔部和轮辐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中。机加工表面包括第一机加工表面和第二机加工表面。第一机加工表面被形成在车辆外侧上的每个轮辐部的外表面上。第二机加工表面被形成为曲面,并且通过第一机加工表面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在周向方向上将相邻的第一机加工表面彼此连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不仅诸如强度和刚度的功能性,而且设计也被认为对车辆车轮很重要。因此,总是需要车辆车轮的新设计。此外,还需要抑制生产新设计的制造成本的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已经完成的,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可以更便宜地制造具有新设计的车辆车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制造方法包括重叠切削步骤和非重叠切削步骤。在重叠切削步骤中,在允许切削痕迹在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的进给速度下,以距给定基准位置的第一切削深度,对车辆车轮的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在非重叠切削步骤中,在重叠切削步骤之后,在允许切削痕迹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进给速度下,以距基准位置的第二切削深度,对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第二切削深度比第一切削深度深。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在重叠切削步骤中和在非重叠切削步骤中两者都使用相同的车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制造方法包括非重叠切削步骤和重叠切削步骤。在非重叠切削步骤中,在允许切削痕迹在径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进给速度下,以距给定基准位置的第二切削深度,对车辆车轮的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在重叠切削步骤中,在非重叠切削步骤之后,在允许切削痕迹在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的进给速度下,以距基准位置的第一切削深度,对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第一切削深度比第二切削深度浅。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在重叠切削步骤中和在非重叠切削步骤中两者都使用相同的车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重叠切削步骤和第二重叠切削步骤。在第一重叠切削步骤中,在允许切削痕迹在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的进给速度下,以距给定基准位置的第二切削深度,对车辆车轮的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在第二重叠切削步骤中,在第一重叠切削步骤之后,在允许切削痕迹在径向方向上彼此连接的进给速度下,以距基准位置的第一切削深度,对设计部分执行车削加工。第一切削深度比第二切削深度浅。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一重叠切削步骤中和在第二重叠切削步骤中两者都使用相同的车刀。
利用上述的用于车辆车轮的制造方法,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切削痕迹,因此可以形成比由单一类型的切削痕迹制成并且通过常规简单车削加工形成的精细且平坦的表面形状更粗糙和更不平坦的表面形状。此外,可以使用常规地用于制造车辆车轮的车削加工。因此,可以更便宜地获得具有新设计的车辆车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车轮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精机株式会社,未经中央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40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