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63582.4 | 申请日: | 201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梦锦;侯凤飞;聂蔚;邹奇;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385 | 分类号: | A23L2/385;A23L2/60;A23L33/10;A23L33/105 |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吕春霞 |
| 地址: | 41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茯苓 保健 饮料 制备 方法 | ||
一种茯苓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浸泡:往茯苓复合料中加入占茯苓复合料8~10倍质量的水,将茯苓混合料搅拌浸润后浸泡50~70min;2)提取:继续加入占茯苓复合料8~10倍质量的水,微沸提取三次后过300目筛网得到混合提取液备用;3)浓缩:将混合提取液加热浓缩至混合提取液质量为茯苓复合料质量的0.6~1.0倍为止而得到浓缩液;4)调味:将浓缩液与调味料混合后灭菌、分装即可。本发明得到的茯苓保健饮料易于生产,香气清新,饮用一段时间后可起到健脾宁心、消食健胃和行气散瘀的效果,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饮料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的主要功能是两点:一是消化食物,人体摄入的食物都需要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再经过胃的消化,再转入小肠;二是传输养分,胃部将食物消化之后提炼出食物中的营养素并将其通过血液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胃部能够很好的完成吸收营养素的工作,不但可以为体内其他的器官准时的传递营养,还能够增加食欲,振奋精神,反之如果胃部的消化功能减退,不仅会影响食欲,而且会出现口臭的现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者是疼痛、饱胀感、烧心、反胃等现象出现,常常因为胸闷、饱腹、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者是食量很小,现有助消化药物大都治标不治本,对人体不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且不同程度的具有毒副作用,长期食用容易导致机体微环境失衡,影响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茯苓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以得到一种符合当代人需要的利于健胃消脾、行气散瘀的茯苓保健饮料。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茯苓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往茯苓复合料中加入占茯苓复合料8~10倍质量的水,将茯苓混合料搅拌浸润后浸泡50~70min;
2)提取:继续加入占茯苓复合料8~10倍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开始计时,保持微沸提取60~80min,过滤得第一提取液;往滤渣中继续加入占茯苓复合料6~7倍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开始计时,保持微沸提取40~60min,过滤得第二提取液;往滤渣中继续加入占茯苓复合料5~6倍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开始计时,保持微沸提取30~50min,过滤得第三提取液,合并第一提取液、第二提取液和第三提取液并过300目筛网得到混合提取液备用;
3)浓缩:将混合提取液加热浓缩至混合提取液质量为茯苓复合料质量的0.6~1.0倍为止而得到浓缩液;
4)调味:将浓缩液与调味料混合后灭菌、分装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4)中,调味料包括占浓缩液质量1.0~1.1%的阿斯巴甜、1.0~1.1%的甜蜜素以及12~18%的木糖醇,添加时将浓缩液与阿斯巴甜、甜蜜素以及木糖醇混合均匀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4)中,调味料也可以为占浓缩液质量200~300%的白砂糖或蔗糖。
进一步地,所述茯苓复合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茯苓4~8份,山药2~5份,白扁豆2~5份,薏苡仁2~4份,大枣1~3份,芡实1~3份,砂仁1~3份,干姜1~3份,赤小豆1~4份,橘皮1~5份,山楂1~3份,麦芽1~2份,藿香1~4份,香薷1~3份,鱼腥草1~3份,蒲公英1~3份,薄荷1~3份,马齿苋1~3份,菊苣1~3份,紫苏叶1~3份,栀子1~3份。
进一步地,所述茯苓复合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茯苓4份,山药2份,白扁豆2份,薏苡仁2份,大枣1份,芡实1份,砂仁1份,干姜1份,赤小豆2份,橘皮2份,山楂1份,麦芽1份,藿香2份,香薷1份,鱼腥草1份,蒲公英1份,薄荷1份,马齿苋1份,菊苣1份,紫苏叶1份,栀子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3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