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2856.8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鹏;李艳;刘远;刘玉升;印展;薛新文;赵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东亚 飞蝗 产卵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昆虫人工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的方法。该提高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纱网笼产卵单元地面上添加基质,加水调节基质的含水量为50%~60%,然后混合旋耕耙平;在纱网笼产卵单元内放置4000对~10000对成虫,选用玉米叶、墨西哥玉米草、小麦叶和黑麦草叶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成虫进行饲喂;在一个连续光照周期内对成虫光照的L:D为(12~20):(1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东亚飞蝗平均单雌产卵量由自然状态下的80粒提升至200粒,大大提高了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可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扩大种群基数,为东亚飞蝗人工养殖的标准化、工厂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原料基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人工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东亚飞蝗的营养、功能和市场价值,东亚飞蝗在食用、饲用、药用及种养转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等领域崭露头角,产生了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东亚飞蝗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继蚕、蜜蜂、黄粉虫之后,被誉为第四大资源昆虫,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接纳,东亚飞蝗的产业化利用也在全国蓬勃发展,东亚飞蝗正愈来愈成为资源昆虫界的一朵奇葩,但在其产业化利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难题: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管理粗放,研究基础薄弱,还没有形成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详细的技术指标。其中技术难点之一是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不稳定,产卵量不高,这严重制约了东亚飞蝗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的方法,大大提高了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可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扩大种群基数。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纱网笼产卵单元地面上添加2cm~5cm厚度的基质,加水调节基质的含水量为50%~60%,然后混合旋耕耙平;在纱网笼产卵单元内放置4000对~10000对成虫,选用玉米叶、墨西哥玉米草、小麦叶和黑麦草叶中的一种或多种对成虫进行饲喂;在一个连续光照周期内对成虫光照的L:D为(12~20):(12~4)。
优选的,添加的基质为厚度3cm的河沙。
优选的,调节基质的含水量为55%。
优选的,纱网笼产卵单元的规格为20m×4m×1.8m,每个纱网笼产卵单元内放置8000对成虫。
优选的,选用玉米叶、墨西哥玉米草、小麦叶和黑麦草叶混合后对成虫进行饲喂。
优选的,对成虫进行饲喂的食物里添加麦麸。
优选的,在添加的麦麸里加入促卵泡成熟素。
优选的,在一个连续光照周期内对成虫光照的L:D为16: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东亚飞蝗平均单雌产卵量由自然状态下的80粒提升至200粒,大大提高了东亚飞蝗单雌产卵量,可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扩大种群基数,为东亚飞蝗人工养殖的标准化、工厂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原料基础。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向20m×4m×1.8m纱网笼产卵单元地面上添加厚度为2cm的河沙,然后混合旋耕、耙平,做成产卵基质,调节产卵基质含水量为50%,每个纱网笼产卵单元内放置4000对成虫,成虫食物选用墨西哥玉米草饲喂,并添加含有促卵泡成熟素的麦麸补充营养,在每个连续光照周期内对成虫进行L:D为12:12的光照。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2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