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衬砌渗漏水综合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1125.1 | 申请日: | 201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张福林;何庆姝;于占华;赵绅;杨昊;刘东霖;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史惠莉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衬砌 渗漏水 综合治理 方法 | ||
一种二次衬砌渗漏水综合治理方法涉及隧道施工领域。主要是为解决目前隧道治理渗漏水效果差的问题而发明的。首先需确认渗漏水的位置、大小并用红油漆标示。人工凿引水槽,在槽内安装排水管。点漏、面漏的注浆管安装方式为钻孔固管,点漏中心注浆管应对准出水点布孔,面漏结合砂浆防水层进行施工,针对漏水点打孔,打孔完毕后,用封缝固管材料紧密填塞孔管间隙,随即施作砂浆防水层。缝漏凿V型槽,沿槽内安注浆管。注浆管采用环氧砂浆固结封缝,封缝完成。封缝养护大约3天,待封缝材料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压水试验。优点是堵漏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对二次衬砌渗漏水综合治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治理渗漏水只采用普通水泥浆和砂浆进行注浆处理,浆液无法完全充填渗水缝隙,易发生二次渗漏。所采用的普通水泥浆和砂浆的强度、抗裂性能、粘结性较差,充填部分后期容易脱落。
另外对渗漏水的引排采用凿槽埋管的方式,但埋管为整根排水管,对渗漏水的引排不彻底,往往在凿槽位置发生二次渗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处理二次衬砌点漏、面漏、缝漏,堵漏效果明显,无二次漏水现象,操作简单,施工方法容易掌握的二次衬砌渗漏水综合治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渗漏水点的确认:
首先需确认渗漏水的位置、大小并用红油漆标示。
二,设置引水槽:
衬砌内部渗漏水处理预先引水、而后处理漏水缝,再进行衬砌内部注浆的顺序进行,注浆管均采用环氧砂浆固管封缝,所以渗漏水处理前,需先设置引水槽进行引排水。人工采用风镐或手持砂轮机凿出出水点的引水槽,凿槽应正对出水点,尽可能通过较多的出水点或钻孔引流点,凿槽引排位于水沟侧时,直接引入水沟,位于水沟异侧时,应在道床下设横向排水沟将水引至侧沟。凿槽完毕应用高压风、水清洗槽身,确保槽身无粉尘,杂物。凿槽清洗完成后,安装半边Φ50㎜PVC排水管(壁厚小于3mm),并用细铁丝固定。半边Φ50㎜PVC排水管安装完成后,用环氧砂浆填实压浆24小时后即可用环氧砂浆抹平封槽。
三,注浆管安装;
点漏、面漏的注浆管安装方式为钻孔固管,采用冲击电钻或风枪,钻孔直径不小于3cm,孔深约为衬砌厚度的三分之一,不超过衬砌厚度的二分之一,一般控制在8-10cm。
点漏中心注浆管应对准出水点布孔,安装注浆管时,应清洗孔壁混凝土残渣,注浆管应紧抵孔底出水点,用封缝固管材料紧密填塞孔管缝隙,孔口用铁抹压实抹平。周边注浆管在出水点周边20cm~30cm范围内设置,安装方式与中心注浆管相同。
面漏结合砂浆防水层进行施工,先凿除面漏范围2~3cm厚表层混凝土,凿面应平整并清除松动混凝土块及残屑,查找主要漏水点。当漏水点难以用肉眼查找时,可在面上洒干水泥,最早有湿渍处,即为漏水点;针对漏水点打孔,并围绕此孔在漏水面上均匀布孔,孔距一般为30~50cm;打孔完毕后,清洗孔壁,用封缝固管材料紧密填塞孔管间隙,随即施作砂浆防水层。
缝漏:首先沿缝凿宽6cm、深均为8cm的V型槽,槽顶端应正对漏水缝,凿槽后用高压水清洗槽壁,清除槽内泥砂及松动的混凝土块、残屑;根据裂缝水量大小,沿槽内按一定间距安设注浆管,并用封缝固管材料紧密填塞槽和管的间隙,抹压密实,注浆管应紧抵漏水缝,相邻注浆管的间距在裂缝大、水量大(如施工缝)时约为60~100cm,裂缝小、水量小时约为30~50cm。注浆管埋设封缝固定后,其外露部分长度为8~10cm,以便与注浆设备管路连接;封缝材料应随拌随抹,对于缝漏的封缝固定管应不间断一次完成。
封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1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水器喷淋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KV数据库的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