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制动机及轨道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59208.7 | 申请日: | 2019-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9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化明;孟庆栋;葛晓明;吴凡;高振明;杨孟珂;白春新;杨永勤;张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H13/02 | 分类号: | B61H13/02;B61H13/04;B61H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李源 |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制动 轨道 车辆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制动机及轨道车辆,其中,手制动机包括:壳体、手柄、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主动轴、从动轴、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第二级力放大组件、链轮和链条;主动轴的一端穿出壳体与手柄相连,随手柄转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设置在平行的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将主动轴的转动力矩传递给从动轴;两组第二级力放大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的轴向两侧并随第一级力放大组件转动;两个链轮对称设置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的轴向两侧,分别与同侧的第二级力放大组件相连并转动;链条与链轮啮合,链条的一端穿出壳体与制动缸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手制动机及轨道车辆能解决传统手制动机容易发生制动缸卡滞而不能正常施加手制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制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制动机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是连结各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也逐渐成为城市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车辆还是实现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轨道车辆通常包括:至少一节车厢,车厢下方设置转向架,转向架具有对车厢进行承载和提供走行的功能。转向架上设置制动缸,用于在制动状态下对车轮进行制动。停放制动是轨道车辆在临时停放或长期停放时施加的一种制动,防止车辆在停放过程中发生溜车。
手制动机是实现停放制动的主要部件,将人力作为产生制动力的原动力,并对其进行放大后作用在制动缸上。传统的手制动机是通过齿轮、丝杠或蜗轮蜗杆等结构对原动力进行放大,丝杠或蜗杆的长度限制了力的放大倍数,操作人员施加的原动力必须特别大才能达到停车制动效果,给操作过程带来了较多的不便。而且,在操作手制动机的时候,只能人为感觉制动力的施加是否到位,常常因为人的力量不同而导致停放力施加不够或过多而导致制动失效的情况发生。另外,传统的手制动机的拉力输出端通过一根链条以一分二的方式转变为两根链条与两个制动缸相连,转变后的两根链条同步运动,当其中一个制动缸发生卡滞时,导致另一个制动缸也不能进行制动,停车制动失效则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手制动机及轨道车辆。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制动机,用于对轨道车辆的制动缸施加停放制动力,所述手制动机包括:壳体、手柄、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主动轴、从动轴、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第二级力放大组件、链轮和链条;
所述主动轴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与所述手柄相连,以在所述手柄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平行;
所述第一级力放大组件设置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用于将主动轴的转动力矩传递给从动轴;
两组第二级力放大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的轴向两侧,分别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的驱动下转动;
两个链轮对称设置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的轴向两侧,分别与同侧的第二级力放大组件相连以在该第二级力放大组件的驱动下转动;
所述链条与链轮啮合,所述链条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用于与一个制动缸相连。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手制动机。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两组第二级力放大组件、两个链轮、两根链条对称设置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的两侧,分别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的驱动下动作。两根链条分别与一个制动缸相连,以使第一级力放大组件能够驱动两侧的链条动作,进而能够对两个制动缸施加制动力。而且,两组第二级力放大组件、链轮、链条是分别工作的,因此当其中一个制动缸发生卡滞时,不会影响另一个制动缸工作,进而不会造成制动失效,保证正常制动,提高停车安全。
而且采用第一级力放大组件和第二级力放大组件能够对人力进行两级放大,以使操作人员不需要施加较大的力就能够达到停放制动所需的制动力,使得操作更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9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