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7595.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8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徐晓刚;宋竫;王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形体 识别 技术 重点 人员 轨迹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涉及形体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视频数据及对应的位置信息;确定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通过目标检测算法检出视频数据中的运动目标,并提取所述运动目标的形体特征;将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与每一个运动目标的形体特征进行相似度对比,当相似度大于给定阈值时,则生成踪迹预警信息;对踪迹预警信息进行相同人员的聚类,针对同一聚类,在GIS地图上生成对应重点人员的轨迹。本发明很好地破解了以戴口罩蒙面为主的反侦查手段,提升了人员轨迹生成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体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对涉毒、前科、在逃人员等重点人员的动态轨迹分析始终是公安机关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各类刑事案件侦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已有多种方式及系统可以实现重点人员的轨迹分析,其中基于二代身份的使用记录和人脸抓拍识别是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人员轨迹分析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且有较多对应的系统产品,结合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公安民警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对人员特别是重点管理人员的轨迹分析。该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即只有重点人员使用二代身份证时才能被记录。然而,在现实中存在大量无需使用身份证的场景,只要重点人员不使用身份证,基于二代居民身份证使用记录的轨迹分析系统将完全失效。同时因为二代身份证的使用记录数据量非常庞大,会存在较大的延时,因此获取的主要是历史轨迹信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出现了人脸抓拍、人脸识别的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及系统,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是基于人脸的轨迹分析对环境和设备存在较高要求,首先是要在区域内部署人脸抓拍机,其次人脸抓拍机需要能够捕获到清晰的人脸,第三是无法复用普通摄像头。受限于经费限制,人脸抓拍机主要存在与诸如汽车站、火车站、机场、体育场馆、重要道路关口等重点公共区域,整体覆盖率并不高,同时仅需戴上口罩就能很好的规避人脸抓拍。
公安机关获取存在较大延时的历史轨迹,显然可以缩小布控范围,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布控,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和时间实行抓捕;通过蒙面等反侦查手段将有效规避基于人脸的轨迹探寻手段,使得公安机关难以通过人脸获取人员轨迹。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既能适应反侦查手段、获取实时轨迹又能利旧复用已有摄像头的人员轨迹分析且可落地使用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很好地破解了以戴口罩蒙面为主的反侦查手段,提升人员轨迹生成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视频数据及对应的位置信息;
S2,确定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
S3,通过目标检测算法检出视频数据中的运动目标,并提取所述运动目标的形体特征;
S4,将S2中的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与S3得到的每一个运动目标的形体特征进行相似度对比,当相似度大于给定阈值时,则生成踪迹预警信息;
S5,对踪迹预警信息进行相同人员的聚类,针对同一聚类,在GIS地图上生成对应重点人员的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S1中,视频数据为指定时间的历史视频流或实时视频流。
进一步的,所述S1中,所述位置信息为经纬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S2中,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确定方法如下:
S21,获取公安通过侦查得到的内含重点人员的视频数据;
S22,通过目标检测算法检出视频数据中的运动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移动车库升降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流器给料泵叶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