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7595.0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8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徐晓刚;宋竫;王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形体 识别 技术 重点 人员 轨迹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视频数据及对应的位置信息;
S2,确定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
S3,通过目标检测算法检出视频数据中的运动目标,并提取所述运动目标的形体特征;
S4,将S2中的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与S3得到的每一个运动目标的形体特征进行相似度对比,当相似度大于给定阈值时,则生成踪迹预警信息;
S5,对踪迹预警信息进行相同人员的聚类,针对同一聚类,在GIS地图上生成对应重点人员的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视频数据为指定时间的历史视频流或实时视频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位置信息为经纬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重点人员的形体特征确定方法如下:
S21,获取公安通过侦查得到的内含重点人员的视频数据;
S22,通过目标检测算法检出视频数据中的运动目标;
S23,对检出的运动目标,通过形体识别算法提取其形体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检测算法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one-stage算法,具体实现如下:
S221,调整图像大小至规定尺寸;
S222,将调整后的图像送入卷积神经网络VGG16做卷积运算,通过Extra FeatureLayer提取特征,形成6组张量;
S223,对前一帧或多帧图像于当前帧的6组张量进行融合;
S224,对融合后的6组张量做卷积,得预测位置张量和预测置信度张量;
S225,进行解码,得目标的位置和类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体识别算法采用行人重识别算法,基础网络采用ResNet50网络结构,损失函数采用三元损失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相似度对比采用余弦相似度函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阈值为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形体识别技术的重点人员轨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后还包括轨迹的更新,每当S4生成一条新的轨迹预警信息,按时间将之更新到对应的重点人员的轨迹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智慧视通(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5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移动车库升降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流器给料泵叶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