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及不停炉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7053.3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3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博;严俊;邓之金;杨桂林;颜浩;逄增栋;韩立国;肖银;夏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C25C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地址: | 614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电解槽 修补 不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及不停炉修补方法,涉及稀土电解技术领域,以重量份计,包括比例为1:3的粘接剂和干料;其中所述干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石墨粉20~27份、无烟煤粉51~55份和稀土氟化物粉18~26份;本发明采用石墨粉、无烟煤粉、稀土氟化物相互配合,在自然焙烧后,形成结构致密的保护层,自身氧化消耗速度慢,对稀土电解槽内的氟盐熔体具备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由于修补糊的存在,使得石墨槽上沿与空气隔离,达到了避免或者延缓石墨槽体上沿的进一步氧化损耗,有效的延长了稀土电解槽的石墨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电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及不停炉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稀土电解过程中,稀土电解槽往往会被消耗,例如申请号为 201910558107.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稀土电解坩埚的破损修补方法,其提供了一种坩埚损耗的发现方法和修补方法,然而稀土电解槽的消耗不仅仅是坩埚发生损耗,其石墨槽上沿也极易发生损耗,目前,90%以上的稀土金属及合金是由氧化物-氟盐体系电解法制备而成,由于氟盐体系具有熔点高、腐蚀性强等特点,工业上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石墨材料作为电解过程盛装氟盐熔体的槽体。实际电解过程中,石墨槽体上端2~5cm槽沿并未被氟盐熔体覆盖,而是裸露在空气中。在高温(石墨槽上沿温度高达 700℃~1000℃)环境下,石墨槽上沿快速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断被消耗。随着石墨槽上沿不断被消耗,为防止氟盐熔体溢出,需要不断降低氟盐熔体液面,随着液面的降低,电解效率也大幅降低,进而导致电解加工成本增加,当氟盐熔体液面降低至初始液面的60%以后,考虑成本等综合因素后,只能更换新的石墨槽体。因各个企业所使用石墨槽体大小不同,单价为2~ 8万元/个,使用寿命为3~8个月,在稀土金属及合金制备过程中,石墨槽体约占加工成本的8~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采用石墨粉、无烟煤粉、稀土氟化物相互配合,有效的延长了稀土电解槽的石墨槽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的制备方法,其能安全稳定的生产上述修补糊待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电解槽不停炉修补方法,其采用上述修补糊对石墨槽进行修补,可行性强,操作简单,可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以重量份计,包括比例为1:3的粘接剂和干料;
其中所述干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石墨粉20~27份、无烟煤粉51~55份和稀土氟化物粉18~26份。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采用石墨粉、无烟煤粉、稀土氟化物相互配合,在自然焙烧后,形成结构致密的保护层,自身氧化消耗速度慢,对稀土电解槽内的氟盐熔体具备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由于修补糊的存在,使得石墨槽上沿与空气隔离,达到了避免或者延缓石墨槽体上沿的进一步氧化损耗,有效的延长了稀土电解槽的石墨槽的使用寿命。
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的制备方法,按如上所述的稀土电解槽修补糊配制粘接剂和干料,将粘接剂和干料混合后投入容器中加热软化。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稀土电解槽修补糊的制备方法,其能安全稳定的生产上述修补糊待用。
一种稀土电解槽不停炉修补方法,修补步骤如下:
S1.按照如上所述的稀土电解槽修补糊的制备方法制备修补糊,待用;
S2.在生产过程中,将距离稀土电解槽的石墨槽体上沿损坏位置最近的阳极块取下,对该损坏位置进行预处理;
S3.将S1步骤软化好的修补糊填充于损坏位置;
S4.将稀土电解槽内的氟盐熔体浇敷于填充的修补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乐山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7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