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6135.6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金塘山舟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3C3/32 | 分类号: | B23C3/32;B23C3/30;B23Q5/40;B23Q5/1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筒 方法 | ||
1.一种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机筒(4)夹紧固定在能驱动机筒(4)旋转和定位的夹持机构上;
二、启动第一驱动部将铣刀移动至机筒内孔一端开口前方的加工初始位置;
三、将铣刀的刀杆(1)与能避免刀杆(1)晃动的限位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机构是与刀杆(1)位于夹持机构同一侧的支撑座(6),或所述限位机构是位于夹持机构另一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定位杆(17)的端部伸入机筒内孔与刀杆端部相连接;
四、启动铣刀,使铣刀的刀头(41)与机筒内壁相接触而转动,第一驱动部驱动铣刀向前移动使刀杆(1)伸入机筒内孔并由刀头(41)在机筒内孔内壁上铣槽;
五、当铣直线槽时直接进入步骤六,当铣螺旋槽时,夹持机构的夹持部驱动机筒(4)自动转动,所述刀头(41)在机筒内孔内壁上铣出螺旋槽;
六、当所述的刀头(41)移动至脱离机筒内孔的另一端开口时,由第一驱动部单独或由第一驱动部与夹持部共同驱动刀头(41)沿铣出的凹槽回退至加工初始位置;
七,在夹持部使机筒(4)转过设定角度后,重复步骤四至六,直至机筒内壁上等间隔地分布有设定数量的凹槽后,再由第一驱动部单独或由第一驱动部与夹持部共同驱动刀头(41)沿铣出的凹槽回退至脱离机筒内孔;
八,当限位机构是支撑座(6)时,打开夹持机构取出机筒(4),完成加工操作;当限位机构是限位部时,先解除定位杆(17)与刀杆(1)的连接,并将定位杆(17)移出机筒内孔,再打开夹持机构取出机筒(4),完成加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之前,先启动第二驱动部使机筒相对刀杆(1)向左或向右平移设定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所采用的机筒内孔铣槽机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机座(5),能伸入至机筒内孔中铣槽的铣刀,能推动铣刀相对机座(5)的导轨作前后移动的铣刀座和能夹住机筒(4)的夹持机构,在所述铣刀座上安装有能驱动铣刀中的刀头(41)转动的驱动器,所述铣刀座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铣刀座前后移动,所述夹持机构中的夹持部能使机筒(4)自动转动或者保持机筒(4)固定不动,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于机座(5)上,且所述夹持机构能相对于铣刀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横向移动,所述夹持机构由第二驱动部驱动夹持机构作横向移动,在所述夹持机构与铣刀座之间的机座(5)上固定有能保持铣刀不偏离移动位置的支撑座(6),所述驱动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夹持部分别通过线路与数控系统中的数控电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具体结构为,在所述机座(5)上设置有滑轨(51),在所述滑轨(51)上设置有滑块(52),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在滑块(52)上,在所述滑轨(51)一侧的机座(5)上设置有驱动丝杆(53)和丝杆驱动电机(54),所述滑块(52)的侧部连接在驱动丝杆(53)上并能由驱动丝杆(53)驱动而相对滑轨(51)左右滑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座(2),能穿置固定机筒(4)的夹盘机构和夹盘驱动部,所述夹盘机构能转动地连接在夹座(2)上,所述夹盘驱动部具体结构为,在所述夹盘机构的背部同心设置有能穿过机筒(4)的转筒,所述转筒能转动地穿置在夹座(2)上,在所述转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经齿带或链条与固定在滑块(52)上的转筒驱动电机(22)传动相连接;在所述转筒的背部设置有能提高机筒(4)夹持稳定性的第二夹盘机构,所述第二夹盘机构包括夹环(23)和多个限位螺杆(24),在所述夹环(23)的侧壁上分布有多个径向设置的螺纹通孔,所述限位螺杆(24)依次螺接在对应的螺纹通孔中;在驱动丝杆(53)一侧的机座(5)上设置有能防止铣槽屑飞溅至驱动丝杆(53)上的弧形挡板(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筒内孔的铣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之前,先启动第三驱动部和第四驱动部使刀杆(1)和定位杆(17)相对机筒同步向左或向右平移设定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金塘山舟机械厂,未经舟山市金塘山舟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61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气动转向管柱总成
- 下一篇:透平膨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