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碰撞系统及碰撞安全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4320.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系统 安全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辆被动安全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碰撞系统及碰撞安全开发方法。所述碰撞系统包括移动台车、支撑板和待碰撞组件,支撑板与移动台车连接,待碰撞组件包括前碰撞组件,前碰撞组件包括上纵梁和前纵梁,上纵梁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前纵梁连接,前纵梁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从而得到待碰撞组件作为一个系统的碰撞性能。所述碰撞安全开发方法包括:对碰撞试验的方法进行设计,按照已设计的碰撞试验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判断仿真分析的结果是否与整车结果一致,若是,则利用碰撞系统进行物理试验,若否,则对碰撞试验的方法重新设计。本发明既验证了待碰撞组件作为一个系统的碰撞性能,又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被动安全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系统及碰撞安全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碰撞安全开发过程中,通常通过物理试验来测试汽车的碰撞性能。现有的物理试验,样车的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且仅能验证零部件的性能,不能验证整个系统的性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碰撞系统及碰撞安全开发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系统及碰撞安全开发方法,以解决整车试验时样车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和零部件试验时仅能验证零部件的性能,不能验证整个系统的性能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碰撞系统,包括移动台车、支撑板和待碰撞组件,支撑板与移动台车连接,待碰撞组件包括前碰撞组件,前碰撞组件包括上纵梁和前纵梁,上纵梁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前纵梁的一端连接,前纵梁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前碰撞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与壁障碰撞。移动台车带动待碰撞组件移动,以使待碰撞组件与壁障碰撞。
进一步地,前碰撞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上纵梁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一支架与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地,前碰撞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前碰撞组件对称设置,且均与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地,前碰撞组件还包括前保险杠,前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前纵梁上开设第一前安装孔,前保险杠上开设第二前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前安装孔和第二前安装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前碰撞组件还包括前副车架,前纵梁和支撑板均与前副车架连接。
进一步地,前碰撞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前纵梁和支撑板均与第二支架连接,前副车架与第二支架背离支撑板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为框架结构,第二支架的两端均开设第一前连接孔,前副车架的两端上均开设第二前连接孔,螺栓穿过第一前连接孔和第二前连接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前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待碰撞组件还包括侧碰撞组件,侧碰撞组件包括门槛梁,门槛梁与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地,侧碰撞组件还包括侧面支撑板,门槛梁的两端均连接有侧面支撑板,两个侧面支撑板均安装于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待碰撞组件还包括后碰撞组件,后碰撞组件包括后保险杠、后地板横梁和两个后纵梁,两个后纵梁相对设置,且均安装于支撑板上,后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后纵梁连接,后地板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后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后保险杠上开设第一后安装孔,后纵梁上开设第二后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后安装孔和第二后安装孔,并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后地板横梁的两端均设置安装部,安装部与后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后碰撞组件还包括底板,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后保险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4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汽车执行器电机压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