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焦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2828.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0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宣哲;窦润江;刘显军;吴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焦量 检测 方法 | ||
一种离焦量检测方法,方法包括:对原始图像进行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图像;将频谱图像所在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区间,并对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进行灰度值平均处理;根据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对频谱图像进行去衍射化处理;从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中确定峰谷值,峰谷值所对应区间的频谱图像与频谱图像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频谱图像的暗环半径;根据暗环半径计算原始图像对应的离焦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离焦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离焦量检测可用于自动对焦、实施测距等,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技术中频谱分析主要基于原图差值或梯度值差值检测方法。基于原图差值的检测算法计算相对简单,适合目标边缘非常明显的场景,但是作用于实际场景其匹配误差很大,而且鲁棒性差。基于梯度值差值的检测算法精度相对较高,但是其基于每个像素点进行处理的特点限制了其鲁棒性,对于有干扰的场景无法排除其他小边缘。此外,基于原图差值的检测算法和基于梯度值差值的检测算法所需要的缓存偏大,不利于嵌入式系统上的实现。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离焦量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非期望边缘方向上鲁棒性不足以及嵌入式系统的适配性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离焦量检测方法,包括:对原始图像进行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图像;将所述频谱图像所在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区间,并对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进行灰度值平均处理;根据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对所述频谱图像进行去衍射化处理;从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中确定峰谷值,所述峰谷值所对应区间的频谱图像与所述频谱图像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频谱图像的暗环半径;根据所述暗环半径计算所述原始图像对应的离焦量。
可选地,所述对原始图像进行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包括:利用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将所述原始图像变换为频域的图像,所述频域的图像的大小与所述原始图像的大小相同;对所述频域的图像进行平移操作,得到所述频谱图像,所述频谱图像的中心为原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频谱图像所在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区间,包括:根据所述频谱图像的大小确定所述频谱图像在频域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坐标范围;根据预置的区间间隔以及所述坐标范围将所述频谱图像所在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区间。
可选地,所述预置的区间间隔为1~2个像素点,所述根据预置的区间间隔以及所述坐标范围将所述频谱图像所在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区间,包括:根据所述预置的区间间隔在所述坐标范围内绘制等间隔的分割线,以将所述频谱图像所在区域划分为一个以上的区间。
可选地,所述对每一区间中的频谱图像进行灰度值平均处理,包括:分别对每一区间中频谱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值进行不加权平均处理,得到每一区间频谱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将每一区间频谱图像中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其灰度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一区间中频谱图像的灰度值对所述频谱图像进行去衍射化处理,包括:根据每一区间中频谱图像的灰度值确定背景灰度值;对灰度值高于第一阈值与所述背景灰度值之和的区间的频谱图像进行去衍射化处理。
可选地,所述对高于第一阈值与所述背景灰度值之和的灰度值对应的区间中的频谱图像进行去衍射化处理,包括:将灰度值高于第一阈值与所述背景灰度值之和的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设置为所述第一阈值与背景灰度值之和。
可选地,所述从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中确定峰谷值,包括:获取去衍射化处理后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从与所述频谱图像中心最近的区间的灰度值开始,逐一判定每一区间的频谱图像的灰度值是否为所述峰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