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凹式绕线差分线、印刷电路板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1466.0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1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荣世立;刘法志;李德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6 | 分类号: | H05K1/16;H05K3/00;H05K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凹式绕线差分线 印刷 电路板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内凹式绕线差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线包括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平行走线,其中:
所述第二线包括正常区段和绕线区段,其中所述第二线的正常区段与所述第一线之间具有第一线间距,所述第二线的绕线区段与所述第一线之间具有第二线间距,并且第一线间距大于第二线间距;
所述差分线的主参考层在所述第二线的绕线区段范围内具有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的正常区段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线的绕线区段的总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具有线宽,所述差分线的主参考层具有参考层间距,所述差分线具有阻抗,所述第二线间距的大小由所述线宽、所述参考层间距以及所述阻抗共同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包括多个所述绕线区段,并且每个所述绕线区段的长度不超过阈值。
5.一种具有内凹式绕线差分线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内凹式绕线差分线,所述差分线包括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平行走线,其中:
所述第二线包括正常区段和绕线区段,其中所述第二线的正常区段与所述第一线之间具有第一线间距,所述第二线的绕线区段与所述第一线之间具有第二线间距,并且第一线间距大于第二线间距;
所述差分线的主参考层在所述第二线的绕线区段范围内具有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的正常区段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线的绕线区段的总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具有线宽,所述差分线的主参考层具有参考层间距,所述差分线具有阻抗,所述第二线间距的大小由所述线宽、所述参考层间距以及所述阻抗共同决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包括多个所述绕线区段,并且每个所述绕线区段的长度不超过阈值。
9.一种内凹式绕线差分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定差分线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的线宽及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的第一线间距;
检查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差分线的主参考层的参考层间距;
确定所述第二线的应具备阻抗;
基于所述线宽、所述参考层间距和所述应具备阻抗计算小于所述第一线间距的第二线间距;
在正常走线区域内将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布置为以所述第一线间距相互平行走线;
在绕线区域内将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布置为以第二线间距相互平行走线,并且在所述绕线区域内将所述第二线的主参考层挖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线宽、所述参考层间距和所述阻抗计算小于所述第一线间距的第二线间距进一步包括:
在阻抗计算软件中输入所述线宽、所述参考层间距;
以所述第一线间距的一半作为所述第二线间距的选值并输入到所述阻抗计算软件中以计算当前选值对应的阻抗;
基于阻抗的计算结果与所述应具备阻抗的比较调整所述第二线间距的选值并再次计算,直至阻抗的计算结果与所述应具备阻抗的比较处于误差范围内,并以该次计算的所述第二线间距的选值作为所述第二线间距的最终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14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模组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舒弹丝自起毛效果的双层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