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0243.2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9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荣常如;闻继伟;刘轶鑫;许立超;于春洋;卢青伟;马腾翔;孟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12 | 分类号: | B60L3/12;B60L58/10;G07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电源 安全 监控 方法 装置 系统 车辆 | ||
1.一种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获取安全模型和安全监控目标,其中,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动力电源供电功能失效、动力电源绝缘失效、动力电源系统充电功能失效、动力电源热管理功能失效、动力电源通信功能失效、动力电源发生碰撞,所述安全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安全模型通过不同车辆运行场景下的理论事故、事故影响、事故诊断、车辆可操作性和车辆危险特征参数训练生成,所述安全模型中车辆运行场景与危害致因和安全监控目标关联存储;
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目标检测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其中,所述安全监控目标包括防止动力电源热失控、防止动力电源供电中断导致的非预期减速和防止触电;
根据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值,确定安全控制策略,其中,所述安全控制策略包括发出安全预警、断开动力电源系统高压回路和动力电源输出降级;
其中,所述根据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值,确定安全控制策略,包括:将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与所述安全模型和所述安全监控目标比对以确定动力电源的危险状态,并确定安全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安全监控目标被分配到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执行器模块、低压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监控模块的监测要素;
其中,所述车辆运行场景包括陆地启动、陆地行驶、陆地停止、空中飞行、空中悬停、空中滑翔和降落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获取安全模型包括:
根据车辆运行场景操作训练所述安全模型;和/或
根据车辆的诊断信息训练所述安全模型;和/或
根据违反车辆安全监控目标设定的危险参数训练所述安全模型;和/或
根据动力电源的历史事故训练所述安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源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动力电源监测要素包括:
电池单体、线束、箱体、传感器、电气附件、控制器、执行器;
所述的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湿度、形变、控制信号、通信信号、碰撞信号和/或绝缘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源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上传到云端监控模块,以使所述云端监控模块根据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确定安全控制策略。
5.一种动力电源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用于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获取安全模型和安全监控目标,其中,根据车辆运行场景的危害致因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动力电源供电功能失效、动力电源绝缘失效、动力电源系统充电功能失效、动力电源热管理功能失效、动力电源通信功能失效、动力电源发生碰撞,所述安全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所述安全模型通过不同车辆运行场景下的理论事故、事故影响、事故诊断、车辆可操作性和车辆危险特征参数训练生成,所述安全模型中车辆运行场景与危害致因和安全监控目标关联存储;第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安全监控目标检测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其中,所述安全监控目标包括防止动力电源热失控、防止动力电源供电中断导致的非预期减速和防止触电;第三模块,用于根据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确定安全控制策略,其中,所述安全控制策略包括发出安全预警、断开动力电源系统高压回路和动力电源输出降级;
其中,所述根据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的监测参数值,确定安全控制策略,包括:将获取的动力电源监测要素与所述安全模型和所述安全监控目标比对以确定动力电源的危险状态,并确定安全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安全监控目标被分配到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执行器模块、低压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监控模块的监测要素;
其中,所述车辆运行场景包括陆地启动、陆地行驶、陆地停止、空中飞行、空中悬停、空中滑翔和降落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02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