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舱门通风散热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49720.3 | 申请日: | 2019-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良;张新中;康雨辰;陈丽;魏悦;宋金行;王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B60L58/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舱门 通风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舱门通风散热结构,电池舱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座、密封座、活动门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和密封座安装于安装孔的两侧,所述活动门能够覆盖安装孔,所述活动门设置于电池舱门的内外两侧,所述活动门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所述活动门的另一端与密封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能够与密封座相贴合以封闭安装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两侧的活动门转动以使活动门与密封座之间形成通风间隙。本发明能够进行密封保温或通风散热,结构变化灵活,适用不同的温度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舱门通风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客车的电池大多通过车身侧围安装到车架中段的骨架托梁上,动力电池舱门在密封以及电池的安装维护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地区由于气温的差异,对电池舱的保温与散热要求不尽一致,动力电池舱的保温散热已然成为电动客车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可适当调节通风散热的电池舱门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舱门通风散热结构,能够进行密封保温或通风散热,结构变化灵活,适用不同的温度条件。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舱门通风散热结构,电池舱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固定座、密封座、活动门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和密封座安装于安装孔的两侧,所述活动门能够覆盖安装孔,所述活动门设置于电池舱门的内外两侧,所述活动门的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所述活动门的另一端与密封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能够与密封座相贴合以封闭安装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同时驱动两侧的活动门转动以使活动门与密封座之间形成通风间隙。
优选的,两侧的活动门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螺杆、滑块和连杆,所述电机驱动螺杆旋转,所述螺杆垂直于活动门的旋转轴线,所述滑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活动门上设有铰接座,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块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铰接座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转动于密封座上;所述活动门与密封座相贴合时,所述滑块连接于螺杆上远离电机的一端,所述铰接座位于活动门的中部,所述连杆倾斜连接于滑块与铰接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密封座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阶台,所述阶台上还覆盖有橡胶垫,所述活动门上设有与阶台相配合的配合台,配合台与阶台相贴合时挤压橡胶垫变形。
优选的,所述阶台上朝向活动门的一侧还均匀分布有磁性件,所述橡胶垫上均匀分布有供磁性件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磁性件能够与活动门磁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池舱门上配置的活动门可以在气温较低需要对电池保温时进行相应的密封保温,亦可在气温过高时对电池舱进行通风散热,结构变化灵活,能够适用不同的温度条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进行密封保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进行通风散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阶台上橡胶垫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电池舱门;2、固定座;3、密封座;4、活动门;5、电机;6、螺杆;7、滑块;8、连杆;9、铰接座;10、阶台;11、橡胶垫;12、配合台;13、磁性件;1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国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9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