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前液压支架可自动直线行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1210.1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越;王忠宾;谭超;司垒;路绪良;郭潇樯;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3/00 | 分类号: | E21D23/00;E21D23/03;E21D23/04;E21D23/06;E21D23/10;E21D2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前 液压 支架 自动 直线 行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前液压支架可自动直线行走的方法,该超前液压支架包括支撑顶梁;在支撑顶梁的两侧分别第一延伸装置和第二延伸装置;第一延伸装置和第二延伸装置的端部分别铰接第一护帮板和第二护帮板;支撑顶梁的底部设有若干组支撑液压立柱,且每组支撑液压立柱的底部均固定在底座顶部;底座的底部设有容纳导轨的U形槽;导轨的两侧边至U形槽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对称的设有若干组通电后保持互相悬浮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第二磁极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磁悬浮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拖拽的难度,同时,采用机械结构的直线运动取代人工拖拽保持直线的方式,可以更高效的保证底座和支撑顶梁的运动始终为直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前液压支架可自动直线行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综采面机械自动化程度的快速提高,通风、运输和开采工艺对两道断面尺寸要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工作面超前支护方式从支护能力、支护高度、自动化程度、可操作性、安全性方面都已经不适应安全高效综采工作面对超前支护的要求。
尤其是目前超前液压支架存在着两大问题:
一、超前液压支架需要人工拖拽才能前移,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无论是人工拖拽还是已经存在的自移式超前液压支架都存在着前移过程中,无法自动调直的问题,在每一次前移的过程中,超前支架会有微小的偏移,在不断累积之后,偏移误差达到一定值之后,超前支架的护帮板有卡进巷道一侧的煤壁里,导致无法继续前移,从而影响采煤进度,降低工作效率。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亟需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行走的,且能够自动保持直线行走的新型超前液压支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人工拖拽液压支架困难,无法在行进中自动调直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前液压支架可自动直线行走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前液压支架的自动直线行走方法,包括支撑顶梁;设在支撑顶梁两侧的第一延伸装置和第二延伸装置分别通过伸缩油缸相对支撑顶梁直线伸缩;所述第一延伸装置和第二延伸装置的端部分别铰接第一护帮板和第二护帮板;所述第一延伸装置和第一护帮板之间与第二延伸装置和第二护帮板之间分别铰接有若干个推移伸缩缸;所述支撑顶梁的底部设有若干组支撑液压立柱,且每组支撑液压立柱的底部均固定在底座顶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容纳导轨的U形槽;所述导轨的两侧边至U形槽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对称的设有若干组通电后保持互相悬浮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且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保持直线等间距排列;每组第一磁极包括:若干个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且依次顺序叠加的电磁铁;每组第二磁极包括:若干个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且依次顺序叠加的电磁铁;每组第一磁极和每组第二磁极在通电后,同侧的电磁铁极性相反;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包括:控制直线排列的所有第二磁极依次顺序改变极性的转换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磁极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第二磁极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导轨的底面分别垂直固定若干个第一支撑油缸,且所有第一支撑油缸的进液口相通;在第一支撑油缸底部设有切削岩石的定位装置。
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a、在巷道底部的中心安装导轨,且导轨保持水平;并把超前液压支架的底座安装在导轨的第一个端部;
步骤b、保证底座底部紧密水平放置在巷道底部;
步骤c、通过伸出支撑液压立柱,让超前液压支架正常支护;直至超前液压支架支护完毕,将支撑液压立柱缩回;
步骤d、保持导轨静止;
步骤e、通过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对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通电,使底座相对导轨悬浮,并控制第二控制器让底座滑到导轨的第二个端部,取消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控制,重复完成步骤b和步骤c;
步骤f、保持底座静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