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附辛制剂的鉴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41016.3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颖;曹珍荣;周建军;刘金磊;石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圣梅 |
| 主分类号: | G01N30/90 | 分类号: | G01N30/90;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苯基键合 细辛 耐用性 色谱柱 填充剂 专属性 麻黄 附子 硅胶 乙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附辛制剂鉴别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附子进行鉴别,使用极性乙醚连接苯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麻黄和细辛进行鉴别,能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耐用性好的鉴别麻附辛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具体涉及一种麻附辛麻附辛制剂的鉴别方法,属药品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麻附辛制剂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制成制剂的简称,由附子、麻黄、细辛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固本通阳的功效。
麻附辛制剂中含有附子。麻黄、细辛三种药物成分,制成制剂后外观与其他中药制剂基本一致,无法进行直观鉴别,现有方法用于麻附辛制剂中药味鉴别通过试验验证,鉴别麻附辛制剂中附子、麻黄、细辛专属性均差,因此,为保证麻附辛制剂的药品质量,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简便、快捷的鉴别方法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麻附辛制剂的鉴别方法,本发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附子,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麻黄,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细辛,阴性无干扰,专属性、耐用性均良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麻附辛制剂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麻黄和细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附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麻附辛制剂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麻黄:取检品研细,称取0.5-2g,加浓氨数滴,加三氯甲烷30ml,加热回流60min,放冷,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5μl,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即判定是含有麻黄的麻附辛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麻附辛制剂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细辛:取检品研细,称取2-6g,加甲醇10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水30ml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细辛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细辛脂素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5μl,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6:3: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应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即判定是含有细辛的麻附辛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麻附辛制剂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麻附辛制剂中的附子: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极性乙醚连接苯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92%磷酸溶液(含0.04%三乙胺和0.02%二正丁胺)(21: 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2-242nm;理论板数按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乌头原碱对照品、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制成每1ml分别含50μg、10μg、1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0.1%磷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圣梅,未经刘圣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结肠炎药物的鉴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结肠炎药物质量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