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SD处于空闲状态下的行为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1000.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3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发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29/56 | 分类号: | G11C29/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巫苑明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sd 处于 空闲 状态 行为 测试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SSD处于空闲状态下的行为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对SSD进行随机写操作;判断写操作是否出现错误;若未出现错误,则按每0.1秒递增进入非工作状态和释放空间命令循环,直至递增至2秒;判断进入非工作状态或释放空间命令是否出现错误;若未出现错误,则返回步骤“对SSD进行随机写操作”。本发明可以覆盖当SSD空闲时间不足2秒时,进入非工作状态的场景,并固定每条释放空间命令的范围为1个扇区,以此加大SSD对释放空间命令处理的强度和难度,故更能全面且有效地测出诸如释放空间命令超时等设计缺陷与设计极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硬盘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SSD处于空闲状态下的行为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绝大部分PCIeNVMeSSD(以下简称SSD)而言,其都具备进入非工作状态的特性;通常,当SSD处于空闲且空闲时间超过2秒时,对Windows10操作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而言,系统会对SSD下发NVMeSetFeature(NVMe设置功能)命令,使其进入非工作状态,然后通过下发释放空间命令唤醒处于非工作状态的SSD;简而言之,SSD在空闲状态下,系统对其行为大致可总结为:系统下发NVMeSetFeature命令使SSD进入非工作状态→系统下发释放空间命令使SSD退出非工作状态。
对SSD处于上述场景下进行的测试,常用的方法是不对SSD进行任何读写操作,即直接使其处于空闲状态。然而,这种测试方法虽然简单,但却有以下缺点:1)由于SSD需要空闲2秒以上,系统才会让其进入非工作状态,因此这种测试方法的测试覆盖度不够,并不能覆盖当SSD空闲时间不够2秒时的场景;2)每条释放空间命令的范围是1-65536个扇区,而系统下发的释放空间命令范围通常大于1个扇区,而由于1个扇区的大小只有512个字节,这对SSD而言,1个扇区的数据是十分“碎片化的”数据,SSD在处理这种数据时会显得十分“费劲”;这种测试方法的测试强度不够,难以测出SSD在极限场景下(即每条释放空间命令只释放空间一个扇区的场景)是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例如,释放空间命令超时而导致系统发生蓝屏);因此,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SSD处于空闲状态下的行为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于下技术方案:
SSD处于空闲状态下的行为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SSD进行随机写操作;
判断写操作是否出现错误;
若未出现错误,则按每0.1秒递增进入非工作状态和释放空间命令循环,直至递增至2秒;
判断进入非工作状态或释放空间命令是否出现错误;
若未出现错误,则返回步骤“对SSD进行随机写操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写操作包括写数据模式,起始逻辑区块位址,及写数据的范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若未出现错误,则按每0.1秒递增进入非工作状态和释放空间命令循环,直至递增至2秒”步骤中,每0.1秒递增进入非工作状态和释放空间循环,即等待0.1秒,然后发送一条释放空间命令唤醒SSD退出非工作状态,且每次仅释放空间一个扇区;等待0.2秒,然后发送一条释放空间命令唤醒SSD退出非工作状态,且每次仅释放空间一个扇区;等待0.3秒,然后发送一条释放空间命令唤醒其退出非工作状态,且每次仅释放空间一个扇区;按上述循环,直至等待时间递增至2秒。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一个扇区为512个字节。
SSD处于空闲状态下的行为测试装置,包括:写单元,第一判断单元,进入单元,及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写单元,用于对SSD进行随机写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1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