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铸态坯料制备金属复合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9400.X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峰;刘鹏涛;支晨琛;赵广辉;马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47/00;B21B45/00;B21B37/74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坯料 制备 金属 复合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利用铸态坯料制备金属复合板的方法,所述的金属复合板包括复层金属、基层碳钢或合金钢、粘结剂以及混合活性吸附剂,将复层金属和基层金属进行结合面除锈处理、钝化处理、化学清洗,所述的基板和复板结合面添加粘结剂,结合面四周添加混合活性吸附剂,轧前分两次气氛保护加热使得结合面处空气、水蒸气等排除或者被混合活性吸附剂吸收,粘结剂熔化使得结合面密封,避免氧化。本发明得到的是一种利用铸态坯料复合制备金属复合板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常规复合板制备方法的组坯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省去抽真空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板的生产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铸态坯料制备金属复合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实现冶金反应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通过某种技术在特定的条件下成型获得的一种新材料。这是为提高单一材料的热膨胀、断裂韧性、冲击韧性、导电性能等综合性能的一种复合方法。
当前社会各种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而金属复合材料有着节约并降低稀缺金属的使用功能。不锈钢复合板保留了不锈钢自身的耐腐蚀性、耐磨性、防磁性能,同时还又兼有碳素钢良好的焊接性、成形性、拉伸性等,在满足市场的需求情况下,还可以节约成本40~50%,这对缺少资源的我国意义尤为重大,其成本低、适应性强,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不锈钢复合板通常是以不锈钢作为复层,以碳钢或者合金钢作为基层,根据这种方式复合成形的以不锈钢为表面的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电梯门板、防盗门板、洗衣机、冰箱、油烟机、地铁车厢等各行各业。由于不锈钢复合板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还具备优异的减震、降低噪音的效果和环保节能的特点,能有效保护环境,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不锈钢复合板制造的产品很大程度降低了成本,可直接用于大部分行业取代不锈钢板。
目前制备不锈钢复合板技术很多,技术方面也应用得相对广泛,但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基板和复板都事先经过轧制,导致二次组坯轧制后,成本急剧增加,同时组坯焊接工作量大,组坯的生产效率及其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铸态坯料制备金属复合板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铸态坯料制备金属复合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组坯的规格,按照设计的形状铸造基板坯料和复板坯料;
第二步,将铸造好的基板坯料和复板坯料进行表面处理后组坯;
第三步,在基板坯料和复板坯料结合面之间各自涂覆粘结剂,基板坯料和复板坯料的四周结合面放置混合活性吸附剂,然后将基板坯料和复板坯料压紧进行点焊,制备出复合板坯;
第四步,将复合板坯放入真空气氛加热装置中分两次加热;第一次进行低温加热的同时,真空气氛加热装置抽真空以排除复合板坯结合处的水蒸汽;第二次进行高温加热时,通入保护气体达到一定压力,使得复合板坯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加热;
第五步,将加热后的复合板坯送入轧机轧制,得到金属复合板。
进一步的,第四步中,第一次加热温度为200-300℃,第二次加热温度为1200-1250℃,通入保护气体后压力值为0.2-2bar;第五步中,开轧温度为1100-1150℃,终轧温度为900-950℃,轧制速度为0.1-3m/s,累计轧制压下量为原始复合板坯的50%-75%。
进一步的,基板坯料是碳钢铸锭或者合金钢;复板坯料为不锈钢铸锭。
进一步的,基板坯料和复板坯料的厚度比是3:1。
进一步的,复板坯料上设置供基板坯料匹配嵌入的凹槽。
进一步的,在第四步中,所述的粘结剂在复合板坯第二次加热时融化将复合板坯的结合面处于密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9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