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增李斯特菌的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8231.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伟;郑奎城;李瑾;方海燕;李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福建省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华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李斯特 pcr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增李斯特菌的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包括基因ORF2819、基因ORF2110、基因1mo0737、基因1mo1118和基因plcA五种基因的正向引物、反向引物和探针。本发明运用单增李斯荧光定量PCR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血清型,与传统的免疫血清方法相比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灵敏、安全等优点,可应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分型检测、早期快速诊断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并及时指导临床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增李斯特菌的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兼性胞内寄生的人畜共患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制品、海产品、奶制品等都有可能引起李斯特菌疾病的爆发。该菌可通过穿透肠道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而引起胃肠炎、败血症、脑膜炎、流产等。单增李斯特菌的主要易感人群包括孕妇、新生儿、免疫低下人群和老年人等。20世纪80年代初单增李斯特菌被列为食源性致病菌,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单增李斯特菌列为继大肠杆菌O157、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之后第四大重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球几乎每年都有关于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或暴发事件的报道。单增李斯特菌根据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的特异性不同,分为16个血清型(1/2a、1/2b、1/2c、3a、3b、3c、4a、4ab、4b、4c、4d、4e、5、6a、6b、7)。1/2a、1/2b、1/2c、4b四个型均可感染人类,其中以4b、1/2a血清型为主。不同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的鉴别,对建立菌株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对细菌进行监测和溯源、有效预防李斯特菌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型别鉴定方法包括血清凝集法、脉冲场电泳、飞行质谱以及多重PCR方法等。这几个方法都有一些共同的缺点,包括耗时长、操作繁琐、需要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等,其中脉冲场电泳和飞行质谱对仪器的要求也非常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基础科学研究、临床诊断、疾病研究及药物研发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建立基于荧光定量PCR的分型检测方法对于单增李斯特菌血清鉴别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增李斯特菌的PCR检测试剂盒,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
基因ORF2819的正向引物:ATGACCATAGCGTCCAATTGAG;
基因ORF2819的反向引物:GCATGAATTGCATGCTATAATC;
基因ORF2819的探针:CTAGATCGATATCAGTACTTCGCAGTATCC,荧光标记为5`6-FAM;
基因ORF2110的正向引物:CACGCACTAATCTGACTATAAACTC;
基因ORF2110的反向引物:TGCACACAGAGAGCAGATAG;
基因ORF2110的探针:TTCATTTGTTCCCAACACCTCCGCGTTTC,荧光标记为5`HEX;
基因lmo0737的正向引物:GCATCCATCTTAGATCTCAGGAAGATC;
基因lmo0737的反向引物:GAGTAGTGTAGGTTGCACGC;
基因lmo0737的探针:ACTTTCTCACCAACTCAACC,荧光标记为5`6-FAM;
基因lmo1118的正向引物:CTTATACCTCGCCAGGATTTAATATTGACC;
基因lmo1118的反向引物:CAGATATCACCACGAAATTCAA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福建省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华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福建省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华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票据打印机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