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机匣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5719.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2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余勇;解为刚;郑忠俊;叶武;郭飞;张旭;赵劲;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B23Q1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排气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机匣焊接方法,通过合理安排组成内环和外环的外环前安装边(1)、支板(2)、筒体前段(3)、安装座(4)、内环安装边(5)、筒体后段(6)、中心锥斜段(7)、外环后安装边(8)、排气管(9)和加强环(10)的焊接顺序、焊接方式、装配顺序、基准选择等,从而克服了该排气机匣加工精度要求高、焊缝多、空间紧凑的问题,提高了焊接质量,满足了后续机械加工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钣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机匣组合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发动机的关键部件排气机匣,其外形为直径φ300mm、高270mm,由多个钣金件、安装边及安装座等零件组合焊接而成,该组件空间紧凑,焊缝多,涉及到氩弧焊及电阻焊两种焊接工艺。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安装边的尺寸精度为0.03mm,形位公差精度为0.01mm。组件焊接后的状态对后期机械加工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排气机匣以前的组合焊接方法不成熟,组焊时定位精度不高,组焊后变形较大,导致机械加工后排气机匣经常出现超差情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直接影响着航空发动机后期的装配。为了提高组合焊接的质量、控制好焊接后的零件状态满足后续机械加工的要求,需要摸索出一条高效、稳定、合理的焊接工艺路线,保证产品质量,为航空发动机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排气机匣,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机匣的组合焊接方法,有效控制排气机匣组合焊接件的变形,以保证排气机匣最终交付产品满足设计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航空发动机排气机匣的结构由内环部分、外环部分及支板等组成。外环部分外环前安装边与筒体前段通过氩弧焊连接,筒体后段与筒体前段通过氩弧焊连接,筒体后段与外环后安装边通过电阻焊连接;内环部分内环安装边与中心锥斜段通过氩弧焊连接,中心锥斜段与排气管通过氩弧焊连接,中心锥斜段与加强环通过氩弧焊连接;内环、外环两个部分通过支板氩弧焊连接。在外环上氩弧焊焊接安装座,零件上加工的中心排气孔,需要延伸穿过空间狭小的支板贯穿至内环安装边。
排气机匣的组合焊接步骤如下:
1.1 将外环前安装边与筒体前段的焊接边对接,并校正保证对接处间隙≤0.3mm、错边量≤0.3mm,用氩弧焊点对称定位25至30点;
1.2 将步骤1.1的对接处通过氩弧焊焊接成组合件Ⅰ;
1.3 车修组合件Ⅰ的外环前安装边基准面1A;
1.4 以1A为基准车修外环前安装边基准面1B;
1.5 以外环前安装边基准面1B为基准用数控机床加工筒体前段的焊接工艺底孔3A;
1.6 通过支板将组合件Ⅰ与内环安装边通过氩弧焊连接成组合件Ⅱ,氩弧焊连接前保证支板上的第一面2A与筒体前段上的第二面3B以及支板上的第三面2B和内环安装边上的第四面5A间隙≤0.3,同时需要在筒体前段的焊接工艺底孔3A中沿着径向插入芯棒,保证芯棒穿过支板的内腔2C中且不干涉;
1.7 对组合件Ⅱ进行相关的焊接质量检验;
1.8 将中心锥斜段和排气管的焊接边对接,并校正保证对接处的间隙≤0.3,错边量≤0.3;
1.9 将步骤1.8的对接处通过氩弧焊连接成组合件Ⅲ;
1.10 划线保证加强环在组合件Ⅲ上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氩弧焊将两者连接;
1.11 将组合件Ⅲ与组合件Ⅱ的焊接边对接,并校正保证对接处间隙≤0.3,错边量≤0.3;
1.12 将步骤1.11的对接处通过氩弧焊连接成组合件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5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