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晾晒烟风格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2005.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品鹤;胡希;邢蕾;刘路路;黄洋;叶科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30 | 分类号: | A24B15/30;A24B3/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龚海月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晾晒 风格 转化 方法 | ||
1.晾晒烟风格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风格转化剂所需香味物质的选择与调配;
调配的方法:将各类香料按照功能分为点缀型香料、主体型香料、基础型香料3个香料模块;具体为:点缀型香料,记作香料模块A,配方为甜橙油0.2-0.5%、柠檬油0.1-0.3%、丁酸乙酯0.2-0.5%、乙酸异戊酯0.1-0.3%、辛酸乙酯0.1-0.3%、芫荽子油0.2-0.6%、肉豆蔻油0.1-0.4%、糠酸乙酯0.2-0.4%、乙酸乙酯0.2-0.4%、薰衣草油0.3-0.6%、紫罗兰叶浸膏0.3-0.6%、树苔浸膏2-5%、薄荷醇0.5-1.5%、乙基麦芽酚0.5-2%、乙位突厥酮1-2%,使用75%浓度乙醇稀释到100%;主体型香料,记作香料模块B,配方为枣酊0.2-0.6%、甘草酸三钾1-2%、甘草浸膏1-2%、甜叶菊糖苷2-4%、丙二醇0-5%、甘油1-5%、葫芦巴酊1-2%、独活酊0.5-1.5%、菊苣浸膏0.5-1.5%、鸢尾浸膏0.5-1.5%、可可酊0.5-1%、乙基香兰素1-2%、二氢香豆素1-2%、秘鲁浸膏0.5-1%、枫槭浸膏2-5%、香叶油2-5%、檀香油0.5-1%、广藿香油0.5-1%、愈创木酚0.5-1%,使用75%浓度乙醇稀释到100%;基础型香料,记作香料模块C,配方为弗吉尼亚烤烟浸膏5-15%、津巴布韦烤烟浸膏4-8%,使用软水稀释到100%;
所述步骤一,各个模块香料具体为:
1)选取具有果香韵的香料增添果甜风味,所述果香韵的香料为:甜橙油或柠檬油或丁酸乙酯或乙酸异戊酯或辛酸乙酯;
2)选取辛香韵香料赋予辛香气息,掩盖杂气,所述辛香韵香料为:芫荽子油或肉豆蔻油;
3)选取糠酸乙酯、乙酸乙酯略微增添酒发酵样香气;
4)选取可增添清香风韵的薰衣草油、紫罗兰叶浸膏、树苔浸膏、薄荷醇;
5)选取乙基麦芽酚、乙位突厥酮作为增效剂;
6)选取枣酊、甘草酸三钾、甘草浸膏、甜叶菊糖苷、丙二醇和甘油作为增甜剂和保润剂;
7)选取葫芦巴酊、独活酊、菊苣浸膏、鸢尾浸膏作为抑制杂味、修饰香味的香精用料;
8)选择高温较稳定的可可酊、香兰素、二氢香豆素、秘鲁浸膏、枫槭浸膏、香叶油、檀香油、广藿香油、愈创木酚香料作为稳定香气的香精;
9)选取弗吉尼亚烤烟浸膏、津巴布韦烤烟浸膏作为增加烤烟天然烟草香气底料;
步骤二、工艺处理方法;
a)将晾晒烟叶通过水溶液浸泡萃取去除一部分内含物质;所用的方法是将烟叶装麻袋后浸泡入软水中,并不断搅拌,待烟叶内含物质析出,然后离心脱水;
b)将离心脱水后的烟叶浸泡于香料模块C,加软水稀释,其质量比为烟叶:香料模块C:软水=10:1:50,浸泡5-10分钟后离心脱水;
c)然后将离心脱水后的烟叶浸泡于香料模块B,加软水稀释,其质量比为烟叶:香料模块B:软水=10:1:50,浸泡5-10分钟后离心脱水,然后使用热风将烟叶烘干至12%-14%水分;
d)使用喷雾法按照烟叶:香料模块A=10:1质量比施加香料模块A;
e)将上述处理后的烟叶放置于发酵房,在25-30℃,55-65%相对湿度条件下,发酵15-20天,即得到风格得到转化的烟叶;
或所述步骤二中,a)-d)的替换方法是:烟叶清洗、甩干、加料、烘干均使用清洗甩干机完成;设置程序为第一次使用软水对烟叶清洗8分钟,甩干5分钟,脱水后按照烟叶:香料模块C:软水质量比为10:1:50加入香料模块C和软水,滚动浸泡5分钟后离心脱水;脱水后按照烟叶:香料模块B:软水质量比为10:1:50加入香料模块B和软水,滚动浸泡5分钟后离心脱水;然后启动清洗甩干机的烘干程序,使用90-100℃热风将烟叶烘干至12-14%水分,取出后使用喷雾法按照烟叶:香料模块A质量比为10:1均匀施加香料模块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0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