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30726.6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鼎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桶体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滤板。该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通过在桶体外侧设置可转动的磁环,并在桶体内设置用于回收金属颗粒的盛料盒,使得掺杂在垃圾中的小型金属颗粒受磁力吸引而贴合在桶体的内壁,并沿螺纹的旋入方向进入盛料盒的开口处,最终受到盛料盒的底部阻隔而落入在盛料盒内,实现金属颗粒的回收,避免金属颗粒与土粒掺杂在一起时,由于二者之间的尺寸差距较小,操作人员难以通过滤板或者其他尺寸筛分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现有技术中,提出建筑垃圾的分类结构会使用滤板将渣土和石块分离开来,而一些细碎的金属颗粒以及土粒则会沿滤板上的通孔下落,虽然该种装置实现了不同尺寸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但当大量细碎的金属颗粒与土粒掺杂在一起时,由于二者之间的尺寸差距较小,操作人员难以通过滤板或者其他尺寸筛分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具备通过在桶体外侧设置可转动的磁环,并在桶体内设置用于回收金属颗粒的盛料盒,使得掺杂在垃圾中的小型金属颗粒受磁力吸引而贴合在桶体的内壁,并沿螺纹的旋入方向进入盛料盒的开口处,最终受到盛料盒的底部阻隔而落入在盛料盒内,实现金属颗粒的回收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通过在桶体外侧设置可转动的磁环,并在桶体内设置用于回收金属颗粒的盛料盒,使得掺杂在垃圾中的小型金属颗粒受磁力吸引而贴合在桶体的内壁,并沿螺纹的旋入方向进入盛料盒的开口处,最终受到盛料盒的底部阻隔而落入在盛料盒内,实现金属颗粒的回收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桶体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滤板,所述桶体的外侧壁通过螺纹螺纹连接有磁环,且磁环套设于桶体外侧壁设置,所述桶体内固定连接有锥形柱体,且锥形柱体位于滤板下方设置,所述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盛料盒,所述桶体的内壁开设有与盛料盒相匹配的开口,且桶体的外侧开设有与开口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且盖板的端部通过卡扣结构与凹槽内壁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盛料盒为横向设置的U型板体结构,且盛料盒的开口处与螺纹的旋入方向相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桶体的上端同轴连接有倒立设置的圆台形管体,且圆台形管体的上端管口直径与磁环的外环直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盖板端部的卡扣,以及设置在凹槽侧壁的卡槽,且卡槽与卡扣相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盛料盒的上端侧壁呈“人”字型倾斜设置,且盛料盒的上端壁与盛料盒的下端壁位于同一竖直平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盛料盒远离敞口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螺旋贯穿螺孔的方式与桶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建筑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通过在桶体外侧设置可转动的磁环,并在桶体内设置用于回收金属颗粒的盛料盒,使得掺杂在垃圾中的小型金属颗粒受磁力吸引而贴合在桶体的内壁,并沿螺纹的旋入方向进入盛料盒的开口处,最终受到盛料盒的底部阻隔而落入在盛料盒内,实现金属颗粒的回收,避免金属颗粒与土粒掺杂在一起时,由于二者之间的尺寸差距较小,操作人员难以通过滤板或者其他尺寸筛分机构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鼎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鼎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材料阵列天线的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孔高度自检型换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