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建设工程管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9286.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辉;范辉明;孔令宇;蔡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G06T1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9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建设 工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建设工程管控方法,将CAD平面设计文件导入ArcMap软件后,根据平面设计文件要素分类提取需要拟合至正射影像图的设计要素,通过在设计要素和正射影像图上识别至少3对源锚点和目标锚点,并建立“源锚点‑目标锚点”链接库,以此实现设计要素和正射影像图的拟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建设工程管控方法,具体涉及涉数字地图、正射影像图运用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本技术方法基于正射影像图,使用ArcMap软件实现平面设计方案(CAD文件)同正射影像图的拟合。正射影像图合成方法及技术已经成熟,ArcMap软件亦在GIS信息处理领域广泛运用。
该技术方法可以实现总平面布置图、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综合管廊平面布置图等平面设计方案的实景化和可视化,直观、清晰的反映各分界线与周边道路和构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有利于尽早发现、解决各类设计冲突,有效提高各施工阶段施工区域布置方案和工序搭接的合理性,确保施工项目有序运行。在已见报道的文献中,未见相似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建设工程管控方法,便于实现工程管控。
本发明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建设工程管控方法,:将CAD平面设计文件导入ArcMap软件后,根据平面设计文件要素分类提取需要拟合至正射影像图的设计要素,通过在设计要素和正射影像图上识别至少3对源锚点和目标锚点,并建立“源锚点-目标锚点”链接库,以此实现设计要素和正射影像图的拟合;所述正射影像图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得图片,后经过Photomod数据处理获得;
步骤1:
使用ArcMap软件的“选择”工具选出待叠加的元素;
步骤2:
在选中的元素中找到一个可在正射影像图中清晰辨识的顶点,建立一个源锚点;
步骤3:
在正射影像图层中找到与步骤2中对应的顶点后单击鼠标左键建立目标锚点;
重复步骤2和步骤3,可为CAD要素图层中其他元素在正射影像图图层中建立锚点,CAD要素图层和正射影像图层的叠加需要建立至少三对锚点,原锚点个数和目标锚点的建立精度将直接影响两个图层叠加后的重合度;
步骤4:
完成锚点建立后,操作者打开链接表,单击连接表内的一个链接,通过切换图层检查当前链接的锚点关系是否正确,如需修改锚点,则调整锚点位置完成链接和锚点检查后,通过软件将自动根据链接和锚点完成图层叠加;
步骤5:
切换至正射影像图图层,并保存图层叠加成果。
获得正射影像图的数据处理方法为,
步骤1:盲区检测:根据航摄区域高精度DEM数据,采用四叉树技术,快速计算影像中每一像素的遮挡情况,生成盲区图斑;
其中,步骤A中,盲区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
11:计算出影像在DEM上的投影区域y;
12:使用四叉树技术,将投影区域y逐级细分,生成一颗四叉树Di,其中,Di第一层四个节点对应的区域,是以拍摄点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中心,在水平垂直两方向上划分出的四个子区域,其他各层的剖分方法为其父节点对应区域的的四等分,Di叶节点的尺寸不大于200x200像元;
13:在Di树上,快速计算每一叶节点包含的像元到摄站点的通视情况,若被其他像元遮挡,该像元对应的位置就是盲点,所有盲点联通在一起就是盲区图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9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