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来源肝前体样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6946.1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鄢和新;黄伟健;王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孙跃虹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来源 肝前体样 细胞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不同来源肝前体样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肝非实质细胞通过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诱导培养后,转化为可在体外扩增并传代的肝前体样细胞;所述的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为TEM培养基,其具体为在DMEM/F12 培养基基础上,添加有N2添加剂、B27添加剂、0.5~1.5mmol/L丙酮酸钠、5~50μg/mL抗坏血酸维生素C、5~25 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5~25ng/m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5~20μmol/L ROCK激酶抑制剂Y27632、1~5μmol/L Wnt信号通路激动剂CHIR99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同来源肝前体样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分离获得来自小鼠肝脏的原代非实质细胞后,将细胞以2×104/cm2的密度种到经胶原包被过的培养皿中,用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TEM)培养;
(B)细胞在1周后可基本长满,然后将细胞用少许Accutase 消化酶消化,将细胞置于37°C孵箱中孵育3~5分钟后,轻轻拍打培养皿可见细胞在消化液中如泥沙样漂浮,往培养皿中加入体积为消化液1倍的含有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去终止消化,将培养皿中的培养基用吸引器吸走后,之后用移液管轻轻吹打细胞后吸入玻璃离心管内,900转速、3分钟离心,吸走上清,以1:2的比例传代;当细胞进入倍增时间为15-20小时的指数扩增时,获得可以以稳定的增长速度进行增殖传代的肝前体样细胞。
3.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肝前体样细胞。
4.一种肝前体样细胞的三维培养及类器官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肝前体样细胞为采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肝前体样细胞,包括以下步骤:
三维培养:2mL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TEM)重悬约1×106肝前体样细胞,种植于低粘附6 孔板中1 孔,同时置于细胞培养CO2孵箱内摇床上培养;6 小时后细胞逐渐凝聚成球状,2-3天加入0.5mL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TEM)继续培养5-7 天;
类器官三维培养:肝前体样细胞以2×104/mL浓度重悬于50%浓度的matrigel中,移入24孔板的一个角落里,常温下放置2小时使matrigel凝固,再加入500uL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TEM)继续培养5-7 天。
5.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TEM)在制备肝前体样细胞中的应用,所述的肝前体样细胞的来源为肝非实质细胞;所述的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是在DMEM/F12 培养基基础上,添加有N2添加剂、B27添加剂、0.5~1.5mmol/L丙酮酸钠、5~50μg/mL抗坏血酸维生素C、5~25 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5~25ng/m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5~20μmol/L ROCK激酶抑制剂Y27632、1~5μmol/L Wnt信号通路激动剂CHIR99021;且所述应用为非疾病诊断和治疗目的中的应用。
6.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TEM)在制备功能肝细胞中的应用,所述的功能肝细胞的来源为肝非实质细胞;所述的肝细胞转化增殖培养基是在DMEM/F12 培养基基础上,添加有N2添加剂、B27添加剂、0.5~1.5mmol/L丙酮酸钠、5~50μg/mL抗坏血酸维生素C、5~25 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5~25ng/m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5~20μmol/L ROCK激酶抑制剂Y27632、1~5μmol/L Wnt信号通路激动剂CHIR99021;且所述应用为非疾病诊断和治疗目的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69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