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时客流需求反馈的网联城乡公交车辆越站运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6366.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少伟;辛琪;郭佩佩;邵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时 客流 需求 反馈 城乡 公交 车辆 运行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智能网联公交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客流需求反馈的网联城乡公交车辆越站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侧端和车载端,所述路侧端用于采集乘客的上车需求信息,与车载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及显示公交车辆离当前站点的剩余站点数量;所述车载端用于采集乘客下车需求信息和车辆运动状态信息,与路侧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及根据上车需求信息和下车需求信息执行越站指令。本发明可以为城乡公交越站运行提供系统支持,可以避免站点无上车乘客需求和车上无下车乘客需求时的不必要进站停车,进而减少公交车辆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低车辆磨损和运行时间,并提高运行服务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网联公交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客流需求反馈的网联城乡公交车辆越站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城乡一体化的公交网络建设有利于促进城镇一体化建设,是打破城乡二元管理结构的重要环节。然而,受沿线乡村经济发展的约束,城乡公交离开市区进入郊区后,因郊区客流具有分散性、时段性、流量时大时小等特点,乘客的上/下车需求明显降低,直接结果是存在多个站点甚至是连续站点无上车和下车需求。课题组针对陕西省西安市城乡公交运行进行调研,其结果显示:无上车和下车需求的站点占全部站点的比例在20%-60%。
按照公交公司的要求,现有的行驶在道路上的公交车辆经过每个站点均需减速并进站停车,对于无上车和下车需求的站点来说,这样不仅浪费能源消耗、增加污染排放和运行时间,还会因反复启停对公交机械结构造成磨损,降低寿命。
现有技术CN103198645A,公开了一种基于乘客出行分布的高峰期公交线路越站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建立乘客出行的OD矩阵,通过统计客流量确定越站运行方案,但历史数据无法反应实时的上/下车需求,根据其确定的越站运行方案也无法用于实时越站。
现有技术CN101364299A,公开了一种公交线路活跃式快速行驶方法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奇数站或者偶数站进行越站的方式,缩短了公交线路的行驶周期,但按照固定的奇数站或者偶数站规则进行越站则无法满足实时的上/下车需求。
现有技术CN109544969A,公开了一种公交车辆智能越站运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根据下车乘客数量以及需要上车的乘客数量判断目标公交车在下一站点是否需要越站,有效避免了公交车在早晚高峰期运行时间较长的问题;该研究是面向市区公交的,虽然是基于实时乘客需求的智能越站运行方法,但乘客上/下车需求信息的获取方法尚存在一些不足:①通过图像识别方法提取乘客的移动方向进而获取下车需求信息的方法不可靠,不能排除乘客不到站点不移动或将近站点才开始移动的情况,将会导致信息接收不准确或者不及时,进而导致进站前的频繁制动;②通过提前按门铃或刷卡的方法获取下车需求信息,这种方法早已普及但并未得到社会的强力响应;③其上车信息试图通过大数据和历史信息获得,鉴于郊区大多数人员无固定工作,偶尔也会面临走亲访友,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准确的获得上车需求信息;④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下一站点的图像,通过统计人头数量获取上车乘客数量的方法,仅适用于前方站点只有一条公交线路途径的情况,无法满足多线路站点情况下的上车需求信息获取。
现有技术中的客流信息采集方法及装备和越站控制方法都是应用于市区高客流需求的情况,皆是用于缓解高客流需求站点的客流压力,且客流信息存在误差,尚不能用于网联城乡公交车辆的精确越站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客流需求反馈的网联城乡公交车辆越站运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城乡公交车辆在站点无乘客上车需求和车上无乘客下车需求时的不必要进站停车的问题,是一种不同于现有逢站必停式公交的需求响应预约式公交。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6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