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坏性凸轮轴结构强度综合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3273.4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1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平;王保华;张冬梅;卢杉;李洪娟;李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G01B5/00;G01N3/40;G01N3/303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马会强 |
地址: | 454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坏性 凸轮轴 结构 强度 综合 检测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破坏性凸轮轴结构强度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性凸轮轴结构强度综合检测系统包括承载机架、转台机构、主驱动导轨、辅助驱动导轨、承载定位座、承载块、滑块、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轴瓦、硬度计、硬质合金挡块、第一压力传感器、千分表及控制系统,所述承载机架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其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所述转台机构与承载机架上端面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主驱动导轨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机架上端面连接,且主驱动导轨与承载机架上端面轴线平行分布,转台机构轴线与主驱动导轨中点相交,所述辅助驱动导轨通过承载块与主驱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辅助驱动导轨轴线与主驱动导轨轴线垂直分布并与承载机架上端面平行分布,且辅助驱动导轨两端以主驱动导轨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承载定位座共两个,对称分布在主驱动导轨端部,且两承载定位座间同轴分布,其轴线与主驱动导轨平行分布并位于主驱动导轨正上方,所述辅助驱动导轨上设至少一个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端面分别通过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分别与至少一个轴瓦、一个硬度计、至少一个硬质合金挡块及至少一个千分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下端面分别与滑块铰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上端面分别与轴瓦、硬度计、硬质合金挡块及千分表铰接,且轴瓦、硬度计、硬质合金挡块及千分表轴线与承载定位座轴线垂直并相交,与滑块上端面呈0°—90°夹角,所述轴瓦、硬度计、硬质合金挡块及千分表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接触面处设至少一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嵌于承载机架内并分别与转台机构、主驱动导轨、辅助驱动导轨、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承载定位座、硬度计、第一压力传感器及千分表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性凸轮轴结构强度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机架包括龙骨、作业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龙骨为横断面呈矩形且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作业台嵌于龙骨内并与龙骨同轴分布,且所述作业台侧表面通过至少两条滑轨与龙骨内侧壁滑动连接,下端面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升降驱动机构与龙骨底部连接,且所述作业台下端面与龙骨下端面间间距为龙骨高度的0.3倍—1.5倍,所述作业台上端面与转台机构连接并同轴分布,并通过转台机构与主驱动导轨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性凸轮轴结构强度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驱动导轨下端面设至少两个辅助行走轮,所述辅助行走轮以主驱动导轨对称分布并与承载机架上端面相抵,且辅助行走轮对应的承载机架上端面设导向滑槽,所述辅助行走轮嵌于导向滑槽内并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且相邻两个辅助行走轮之间间距为辅助驱动导轨长度的1/4—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性凸轮轴结构强度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瓦、硬度计、硬质合金挡块及千分表均通过三维转台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铰接,且所述轴瓦、硬度计、硬质合金挡块上均设至少一个倾角传感器,且所述三维转台及倾角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坏性凸轮轴结构强度综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瓦、硬度计、硬质合金挡块及千分表中,当同一滑块上设置的轴瓦、硬质合金挡块及千分表为两个以上时,则各轴瓦、硬度计、各硬质合金挡块及各千分表环绕承载定位座轴线均布;所述辅助驱动导轨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各辅助驱动导轨相互平行分布并沿主驱动导轨轴线方向分布,且所述辅助驱动导轨侧表面设至少两个长度不小于5毫米的弹性垫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大学,未经焦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32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