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缓流型河流的原位梯级强化净化组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1121.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5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华;张淼;周审言;宋思远;郑福超;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缓流 河流 原位 梯级 强化 净化 组合 系统 | ||
一种适用于缓流型河流的原位梯级强化净化组合系统,包括构建渗滤坝,对水体逐级拦截、降低水体流速,促使水体泥沙、漂浮物;悬浮物进行初步沉降;构建稳定塘,对水体大粒径悬浮物进行沉降;稳定塘的末端构建生态渗滤岛,生态渗滤岛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小粒径悬浮物;构建表流湿地,对流入的水体悬浮物进行去除,增加水体透明度;上述渗滤坝、稳定塘、生态渗滤岛、表流湿地构成“四级拦截系统”;在表流湿地末端的河道两侧区域,构建岸边植物带;岸边植物带与前述“四级拦截系统”一起构成“五级净化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四级拦截系统”,降低河道淤塞风险、保障河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同时通过“五级净化系统”,充分净化如何水体,保障入河水质达标,提升河道净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缓流型河流的原位梯级强化净化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体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其中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众多人工开挖河道,该类型河道主要用于接纳城市生活、工业尾水、城市雨水管网系统汇入、城镇周边农田灌溉汇入、河道周边未接入管网的污水直排、河岸带面源汇入等水体,从而导致河道水体具有较高的悬浮物、河道水体水质不达标、生活垃圾众多。更有甚者部分河道因接纳的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极易造成水中悬浮物增多、浊度增大,使河水呈现明显的颜色变化,河道淤积堵塞,并破坏河流环境的生态平衡,严重时甚至造成水体发黑发臭。
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发展迅速,在处理农业面源污水、工业尾水、城市生活尾水和食品制造业污水等方面有及其广泛应用。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生态系统,针对具体目标通过人工设计,由湿地基质(沙子、卵石、沸石、陶粒和煤渣等)、湿地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挺水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依靠湿地系统中基质的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转化等一系列过程吸附、吸收和降解水中的营养物质。按照进出水布水的方式可将人工湿地可分为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潮汐流人工湿地,按水流方向又可划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因其多样的组合模式、良好的去除效果、较低的运行维护成本、具备一定景观效果现阶段在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我国因人工湿地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现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因为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异和条件,导致一套人工湿地建设标准不能有效解决各类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开发不同的治理和修复模式。
经专利和文献检索,国内外针对水体悬浮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装置研究,如絮凝剂、筛板、滤网等对悬浮物絮凝、过滤和沉降,效果显著但是针对如河道等大面积水体具有局限性。同时现阶段很多建设的人工湿地因未有效考虑悬浮物的去除,导致湿地系统堵塞,湿地系统功能丧失。基于此针河道来水悬浮物浓度高、主要来水为生活尾水的特点,如何构造一种适用于缓流型河流的原位梯级强化净化组合系统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缓流型河流的原位梯级强化净化组合系统,通过构建四级拦截系统,降低入河水体流速,逐步沉降入河水体的悬浮物,降低河道淤塞风险、保障河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同时通过构建的五级净化系统,充分净化如何水体,保障入河水质达标,提升河道净化功能和景观功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缓流型河流的原位梯级强化净化组合系统,包括在河道中依次构建的渗滤坝、稳定塘、生态渗滤岛、表流湿地、岸边植物带;
S1:构建渗滤坝,对水体逐级拦截、降低水体流速,促使水体泥沙、悬浮物进行初步沉降;
S2:构建稳定塘,对水体大粒径悬浮物进行沉降;
S3:稳定塘的末端构建生态渗滤岛,生态渗滤岛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小粒径悬浮物;
S4:构建表流湿地,对流入的水体悬浮物进行去除,增加水体透明度;
上述渗滤坝、稳定塘、生态渗滤岛、表流湿地构成“四级拦截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