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芪-蝉拟青霉发酵菌质、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0901.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余;代龙;王少平;耿子凯;王喻淇;刘子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02 | 分类号: | C12P1/02;A61K36/481;A61P19/06;A61P3/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 代理人: | 高艳丽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芪 青霉 发酵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蝉拟青霉发酵菌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发酵菌质以黄芪酶解液作为发酵底物,蝉拟青霉作为发酵菌种,通过液体发酵制备得到;其中,所述黄芪酶解液是将黄芪药材经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得到的。本发明的黄芪‑蝉拟青霉发酵菌质中黄芪多糖含量显著提高,且具有显著的治疗高尿酸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发酵菌质、制备方法及用途,具体来说,涉及中药黄芪-蝉拟青霉发酵菌质、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中药发酵是借助于酶和微生物的作用,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空气、水分等),使药物通过发酵过程改变其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传统中药发酵为微生物发酵技术,是指药物经过净制或处理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借助微生物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产生黄白色霉衣的方法。由于传统中药发酵中参与发酵的菌种种类及数量会受到地理环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而且发酵工艺过程多凭人为主观经验进行判断和控制,因此难以保证发酵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和稳定可控性。
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是在继承传统中药发酵炮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生态学、生物工程学、发酵工程技术等学科,形成的中药现代化制药新技术。双向发酵技术是采用具有活性成分的中药材作为基质被有益的药用真菌发酵,它们之间由于真菌的生长过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分解合成代谢,产生新成分和新功能,使发酵的作用从原来单向型的仅由农副产品构成的营养基质提供真菌生长所需要的碳、氮等养分,发展到应用真菌的生理活动使药性基质中的有效成分发生转化,产生新的成分,从而产生新的性味和功能,这就具有双向型,即双向型发酵。
黄芪是常用中药,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是黄芪中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份,另外具有抗疲劳、调节血糖、抗肿瘤等多种功效,目前已成功开发成产品,如黄芪多糖注射液。关于黄芪的现代发酵研究,陆潭等报道了以灵芝作为发酵菌种、以黄芪药渣作为基质进行固体发酵后,得到的发酵产物具有抗高尿酸血症活性(一种黄芪药渣发酵产物的抗高尿酸血症活性,江苏农业科学[J],2013年第41卷第9期,288-291页)。赵崇妍等建立了蝉拟青霉-黄芪药材的双向发酵体系,并发现,经发酵后,黄芪药材菌质中多糖、总皂苷含量减少,黄酮含量增加(蝉拟青霉-黄芪双向发酵体系建立及成分研究,世界中医药,2018年12月第13卷第12期,3195-3198页)。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黄芪多糖产量的黄芪发酵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黄芪-蝉拟青霉发酵菌质,该发酵菌质黄芪多糖含量明显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发酵菌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发酵菌质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芪-蝉拟青霉发酵菌质,其以黄芪酶解液作为发酵底物,蝉拟青霉作为发酵菌种,通过液体发酵制备得到;其中,所述黄芪酶解液是将黄芪药材经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解得到的。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黄芪-蝉拟青霉发酵菌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黄芪酶解液的制备步骤:将黄芪药材与水混合,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灭菌,冷却,得到黄芪酶解液;
(2)发酵步骤:将蝉拟青霉接种于所述黄芪酶解液中,液体培养,得到蝉拟青霉-黄芪发酵菌质。
本发明中,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黄芪药材以黄芪药材粉末的形式使用,所述黄芪药材粉末的粒度为过60~120目筛;且所述黄芪药材粉末与水的重量比为1:1.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未经滨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