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坐标识别的激光切割机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7448.0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1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群;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樊钰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标识 别的 激光 切割机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基于坐标识别的激光切割机上料装置,包括输送工作台(10),以及夹持管材(A)并沿输送工作台(10)向激光发生器(B)滑行的卡盘总成(20),输送工作台(10)内腔设置有驱动卡盘总成(20)沿输送工作台(10)输送方向做往复运动的伺服电机(21),输送工作台(10)远离切区的一端设置有卡盘总成(20)的底座(30),其特征在于,输送工作台(10)内腔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骨架(40),支撑骨架(40)包括呈高低位错位布置的第一、第二横梁(41、42),第一、第二横梁(41、42)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50),升降组件(50)包括用于支撑管材的变径轮(51)和驱动变径轮(51)沿垂直方向做往复运动的气缸(53),输送工作台(10)顶端对应开设有供变径轮(51)穿梭的中孔,输送工作台(10)内腔还安装有与伺服电机(21)、气缸(53)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升降组件(50)包括背板(52),背板(52)的顶端与变径轮(51)连接,背板(52)的一侧板面安装有驱动气缸(53),驱动气缸(53)的输送端固定在第二横梁(42)上,背板(52)另一侧板面沿板长方向布置有导条(55),与背板(52)构成上下滑移配合的滑槽块(54)设置在第一横梁(41)上;
所述激光切割机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输送工作台(10)上,以输送方向为X轴,底座(30)所处位置为零点,激光发生器(B)所处位置为终点,构建直线坐标系;
S2、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21)驱动卡盘总成(20)至所述直线坐标系零点位置,并实时监测伺服电机(21)运动反馈信息,同时,控制器控制气缸(53)的电磁阀控制器气动支撑变径轮(51)穿过所述中孔定位在输送工作台(10)台面上;
S3、以气缸(53)的磁环到位信号为监测变径轮(51)是否沉降至输送工作台(10)台面以下的目标信号,计算变径轮(51)沉降所需的临界时间,再依据卡盘总成(20)滑行速度以及紧急制动停止的必要时间,在所述直线坐标系上确定每个变径轮(51)的极限位置,所述极限位置为控制器控制气缸(53)驱动变径轮(51)沉降的极限坐标点,极限坐标点至变径轮(51)水平距离为极限距离,极限位置沿反输送方向以变径轮(51)沉降所需的临界时间以及卡盘总成(20)滑行速度为依据确定下降位置,所述下降位置为控制器控制气缸(53)驱动变径轮(51)沉降的坐标点;
S4、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21)驱动卡盘总成(20)沿直线坐标系滑行输送至邻近变径轮(51)的下降位置时,控制气缸(53)驱动变径轮(51)沉降,若未检测到该点气缸(53)磁环到位信号,则在卡盘总成(20)沿直线坐标系运行至极限位置时,再次控制气缸(53)驱动邻近变径轮(51)沉降,若未检测到该点气缸(53)磁环到位信号,则控制伺服电机(21)停止运行,若在下降位置或极限位置检测到该点气缸(53)磁环到位信号,则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21)驱动卡盘总成(20)沿直线坐标系继续滑行输送,直至所述终点;
S5、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21)驱动卡盘总成(20)沿直线坐标系滑行至所述零点位置后,控制气缸(53)的电磁阀控制器气动支撑变径轮(51)穿过所述中孔定位在输送工作台(10)台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坐标识别的激光切割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工作台(10)由第一、第二框架(11、12)以及连接第一、第二框架(11、12)的立柱(13)构成,第一、第二横梁(41、42)分别固定在立柱(13)之间和第二框架(1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坐标识别的激光切割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横梁(42)靠近驱动气缸(53)的一端底面固定加强板(421),驱动气缸(53)的输出端铆接在加强板(421)上,第一横梁(41)上铆接L形加强板(411),L形加强板(411)上固定有与导条(55)配合的两滑槽块(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同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4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