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及其合成方法、中间产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17116.2 申请日: 2019-11-15
公开(公告)号: CN110818712A 公开(公告)日: 2020-02-21
发明(设计)人: 吴法浩;李钢;高仰哲;王志航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71/10 分类号: C07D471/10;C07D233/74
代理公司: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代理人: 袁兴隆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甲基 三氮杂螺 4.5 癸烷 及其 合成 方法 中间 产物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及其合成方法、中间产物。其中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的合成方法包括:相继进行的三次反应;浓缩处理;以及洗涤、干燥,得到所述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其中初级反应,即通过尿素、草酸二乙酯、碳酸铵、钠混合制备初级产物;次级反应,即通过初级产物与浓盐酸混合制备次级产物;中级反应,即通过次级产物与2‑(乙基氨基)乙醛、铁氰化钾混合反应。本合成方法以草酸二乙酯、尿素、碳酸铵为原料制备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具有成本低、安全、产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及其合成方法、中间产物。

背景技术

螺[4,5]癸烷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例如丁螺环酮就是具有氮杂螺环癸烷双酮独特结构的抗焦虑药,被称为“焦虑选择剂”,对焦虑/抑郁综合症有效,且副作用小;8-氮杂螺[4,5]癸烷-7,9-二酮和1,4-二氧杂螺[4,5]癸烷-8-酮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后者还用于杀虫剂的合成;5,8-二氮杂螺[4,5]癸烷溴化物是合成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关键中间体;1-硫杂-4,8-二氮杂螺[4,5]癸烷-3-羧酸类衍生物不仅有护肝、消炎、镇痛、镇静、降血脂、降糖降压、抗动脉硬化、抗惊厥、抗癫痢和血管扩张等作用,还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又是调亡抑制蛋白家族(IAPs)拮抗剂的重要药物中间体;以及特别引人关注的是螺[4,5]癸烷衍生物还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倍半萜类化合物螺岩兰烷就是这类螺[4,5]癸烷的衍生物,具有抗蠕虫和抗毒等防御功能,并且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因此,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精细化学品等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路线:

US6291469B1中提到,海因、碳酸氢钠、2-氧代哌啶-1-羧酸苄酯、2,4-二氧代-1,3,8-三氮杂螺[4,5]癸烷-8-甲酸苄酯为原料,一步法合成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该方法虽然步骤简单,收率达到75%,但是原材料价格昂贵且不易获得,且2-氧代哌啶-1-羧酸苄酯并不能实现批量生产,不利于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的工业化生产。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12,2002,vol.12,#18p.2519-2522中提到,以4-氧代哌啶酮盐酸盐、碳酸铵、氰化钠为原料,一步法合成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该方法收率也可达到80%,但是由于使用了剧毒的氰化钠,危险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及其合成方法、中间产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的合成方法,包括:相继进行的三次反应;浓缩处理;以及洗涤、干燥,得到所述1-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其中初级反应,即通过尿素、草酸二乙酯、碳酸铵、钠混合制备初级产物;次级反应,即通过初级产物与浓盐酸混合制备次级产物;中级反应,即通过次级产物与2-(乙基氨基)乙醛、铁氰化钾混合反应。

进一步,所述草酸二乙酯、尿素、钠、碳酸铵、盐酸、2-(乙基氨基)乙醛、铁氰化钾的摩尔比值为1:1.1-1.3:2:0.5-1:2-4:1.5-2:0.05-0.10。

进一步,所述初级反应的反应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7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