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检测多种真菌基因组DNA的微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16939.3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樊高君;王玲;闫宝山;于大为;邵育晓;徐悦;刘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37 | 分类号: | C12Q1/6837;C12Q1/6895;C12Q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 地址: | 1026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多种 真菌 基因组 dna 阵列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能检测多种真菌基因组DNA的微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微阵列芯片包括:经过修饰的芯片固相载体;和经过修饰的基因芯片探针,所述经过修饰的基因芯片探针按照5’‑3’的方向包括以下结构:5’修饰基团‑Cn‑(dT)m‑寡核苷酸链3’,所述寡核苷酸链选自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曲霉菌、热带念珠菌和隐球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真菌的基因组DNA特异性区域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互补序列。本发明实施例微阵列芯片中经过修饰的基因芯片探针有效减少了探针与PCR产物在特异性结合时的空间位阻效应,2种修饰方式的结合起到了协同作用,可以很好地检测多种真菌的基因组DN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检测多种真菌基因组DNA的微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性感染是临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真菌感染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核酸杂交以及芯片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实现DNA检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将不同探针排列于固相载体上形成探针的微阵列,利用双链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变性-复性的特点,探针与待测DNA分子特异性结合,再通过后续的显色及检测过程对发生结合的探针进行识别。基因芯片检测通量高,在进行高通量多种基因联合检测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一次检测测定几种直至上百种不同基因。但这类检测技术一般需要昂贵的基因芯片以及专业的芯片配套设备,因此主要用于对真核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如:用于肿瘤检测、遗传变异检测、优生优育检测等方面。
芯片微阵列上的特异性探针包括寡核苷酸探针,寡核苷酸探针是根据数据库中特定基因序列的保守序列部分设计并由人工合成的。通常要在寡核苷酸的5'末端进行修饰,以使其与芯片上的修饰基团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在固相载体表面固定探针分子。但是,探针分子在与固相载体固定后,探针分子在与DNA特异性结合时由于存在空间位阻效应,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探针与DNA结合的能力,尤其是针对长链DNA的结合。
同时,现有芯片大部分为科研用途,仅适用于对少量芯片或者芯片样品进行操作,难以满足批量芯片生产或者芯片应用。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检测多种真菌基因组DNA的微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微阵列芯片的检测方法。相比于单独采用Cn或polydT对探针进行修饰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微阵列芯片中经过修饰的基因芯片探针通过采用Cn和polydT共同修饰的方式,有效减少了探针与PCR产物在特异性结合时的空间位阻效应,2种修饰方式的结合起到了协同作用,可以很好地检测多种真菌的基因组DNA。本发明实施例使用该微阵列芯片的检测方法,无需对样本进行体外培养,整体检测时间段、灵敏度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检测多种真菌基因组DNA的微阵列芯片,其包括:
经过修饰的芯片固相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