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厄利电压横向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5642.5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波;薛东风;赵杰;薛智民;孙有民;杜欣荣;温富刚;卓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3 | 分类号: | H01L29/73;H01L29/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厄利 电压 横向 晶体管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厄利电压横向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横向PNP晶体管是通过在N型外延层上进行选择性的P型杂质掺杂形成:由一个P型掺杂区构成PNP晶体管的发射区,在发射区外由一个完整或部分的环形P型掺杂区构成PNP晶体管的集电区,在两个P型掺杂区之间是N型掺杂的外延层,形成PNP晶体管的基区,从而构成一个横向的P‑N‑P结构,形成横向PNP晶体管。它与传统PNP管的区别在于:新型结构横向PNP晶体管的P型集电区单独进行掺杂,使P型集电区杂质浓度低于N型基区浓度,当PNP晶体管CE电压增大时,由于横向PNP晶体管P型集电区浓度低于N型集区,CB结空间电荷区主要向P型集电区扩展,抑制因CE电压增大导致的基区宽度变化,从而获得较高的厄利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体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厄利电压横向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厄利电压是表征双极型晶体管基区宽变效应的参数,对双极晶体管而言,厄利电压越高,其抑制基区宽变效应的能力越强。
参照图1a、图1b和图2,在传统双极集成电路生产中,横向PNP晶体管集电区和发射区的P型杂质掺杂与NPN晶体管的基区同层次进行,即形成NPN晶体管的基区的同时进行P型杂质掺杂形成横向PNP晶体管的P型集电区和P型发射区,外延层作为横向PNP晶体管的N型基区,通过引线最终实现横向PNP晶体管结构,在晶体管的表面会覆盖一层二氧化硅层,作为金属引线与晶体管掺杂区之间的绝缘层,以避免晶体管不同掺杂区之间通过金属连线产生短路。
与NPN晶体管相比,传统横向PNP晶体管的厄利电压较低:当PNP晶体管CE电压增大时,CB处于反偏状态,由于横向PNP晶体管P型集电区浓度远高于N型集区,CB结空间电荷区主要向N型基区扩展,导致横向PNP基区宽度快速减小,基区宽变效应显著导致晶体管厄利电压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常规横向PNP晶体管厄利电压偏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厄利电压横向晶体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横向PNP晶体管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横向PNP晶体管的厄利电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高厄利电压横向晶体管结构,包括N型外延层,N型外延层上部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其中,集电区中设置有集电极接触引出区,集电区掺杂杂质为硼,基区掺杂杂质为磷,集电区掺杂的杂质浓度低于基区掺杂的杂质浓度。
进一步的,晶体管的表面覆盖二氧化硅层。
进一步的,集电区、基区、发射区以及集电极接触引出区的结深相同。
进一步的,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和集电极接触引出区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发射区、基区、集电区和集电极接触引出区为圆环形或正方环形。
进一步的,发射区和基区为圆环形,集电区和集电极接触引出区为圆心角30°~360°的扇环。
一种高厄利电压横向晶体管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N型外延层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层;
步骤2、在二氧化硅层表面涂覆光刻胶,光刻形成横向PNP晶体管的基区窗口;
步骤3、对PNP晶体管基区进行N型杂质选择性掺杂,去掉步骤2涂覆的光刻胶;
步骤4、在二氧化硅层表面涂覆光刻胶,光刻形成横向PNP晶体管的集电区窗口;
步骤5、对PNP晶体管集电区所在区域进行P型杂质选择性掺杂,注入剂量小于步骤3中PNP晶体管基区的注入剂量,去掉步骤4涂覆的光刻胶;
步骤6、在二氧化硅层表面涂覆光刻胶,光刻形成横向PNP晶体管的发射区和集电极欧姆接触引出区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5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