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114108.2 | 申请日: | 201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宋利军;刘雪;刘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0 | 分类号: | H02M3/10;H05B45/37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芙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控制电路 以及 照明 电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压;稳压模块,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控制。通过本申请中的功率控制电路,有效的抑制可控硅调光器中电流震荡至维持电流以下,避免因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震荡导致的严重闪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
背景技术
可控硅调光器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调光方法,在室内照明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不仅新建筑选用可控硅作为光源控制方案,在大量的现有建筑中,可控硅调光器也大量存在。可控硅调光器在每个工频周期中,通过控制可控硅导通和关闭,对交流市电进行斩波。在可控硅导通以后,可控硅调光器需要一定的维持电流来维持可控硅导通。
传统可控硅调光器为驱动白炽灯而设计,因为白炽灯为纯阻性负载,且功率较大,所以多数传统可控硅调光器在导通后需要较大的持续的维持电流,如果可控硅调光器中的负载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可控硅调光器就会触发误关断信号,从而使光源出现严重闪烁。
现代新型照明灯具,如LED和CFL等光源,功率较小,且输入阻抗呈容性。在可控硅调光器由关闭转为导通的瞬间,在光源的输入侧体现为一个迅速增加的电压阶跃,该电压阶跃会在电缆感抗以及光源的输入阻抗中产生谐振,使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发生震荡而不稳定,从而易产生可控硅调光器误关断且光源严重闪烁的故障。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以及照明电路,有效的抑制可控硅调光器中电流震荡至维持电流以下,避免因可控硅调光器中的电流震荡导致的严重闪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电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输出电压,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输入端接入所述第一电压;稳压模块,与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与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压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反馈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基准电流源和模拟参考电源;其中,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入端与所述模拟参考电源连接,所述基准电流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压生成模块,包括:缓冲器、上分压电阻和下分压电阻;其中,所述缓冲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稳压模块,包括: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第二开关、微分电容、放电电阻、斜坡电容和模拟参考电源;其中,所述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受输入信号控制,所述边沿触发脉冲产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模拟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微分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分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斜坡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放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斜坡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反馈模块,包括:压控电流源和积分电容;其中,所述压控电流源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控电流源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积分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冲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积分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上下钳位单元,所述上下钳位单元与上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电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4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