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2219.X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6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史自顺;刘德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东博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7/104;A23L7/152;A23L5/30;A23L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芽 小麦 制备 麦粉 方法 | ||
1.一种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将正常小麦、吸胀期小麦、萌动期小麦及发芽期小麦进行混合,去除杂质、发霉粒及破碎粒,得筛选小麦;
(2)通电:将筛选小麦浸于溶菌酶溶液中,再进行通电处理,电压为220V电流为6~7A,通电30~40min,断电,离心除水,得通电小麦;
(3)干燥:将通电小麦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13~14%,得干燥小麦;
(4)一次研磨:将干燥小麦经过皮磨系统进行研磨,过150~200目筛,得一次细粉和麸皮粗粉;
(5)粗粉处理:将麸皮粗粉的pH调节至4.8~5.4,加入植酸酶溶液,于50~55℃保温酶解2~3h,再用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7.4~7.8,混合均匀,再置于50~55℃烘干至含水量为0~3%,得处理粗粉;
(6)粉碎:将处理粗粉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使粒径为120~140目,得二次细粉;
(7)混合:将一次细粉和二次细粉混合均匀,包装,辐射杀菌,得发芽小麦全麦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正常小麦,为正常收获、未经过过度吸水的小麦,含水量为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吸胀期小麦,为收获期的小麦过度吸水后达到吸胀期的小麦,达到吸胀期后干燥至含水量为8~10%,添加量为正常小麦重量的31~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萌动期小麦,为收获期的小麦过度吸水后达到萌动期的小麦,达到萌动期后干燥至含水量为8~10%,添加量为正常小麦重量的15~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发芽期小麦,为收获期的小麦过度吸水后达到发芽期的小麦,达到发芽期后干燥至含水量为8~10%,添加量为正常小麦重量的7~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溶菌酶溶液,溶菌酶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7~0.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冷冻干燥,冷冻温度为-46~-48℃,搁板加热温度为37~3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植酸酶溶液,质量百分浓度为0.04~0.06%;所述步骤(5)的碳酸氢钠溶液,质量百分浓度为2.3~2.5%。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用发芽小麦制备全麦粉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发芽小麦全麦粉。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发芽小麦全麦粉的食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将发芽小麦全麦粉用于制备馒头、包子、水饺、面条及面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东博米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东博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2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速溶小麦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