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1768.5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余以正;程亚军;盖杰;胡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黄岳巍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风挡 导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包括:风挡本体,上部及下部分别开设有上部泄压口及下部泄压口;上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上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上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上部泄压口;下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下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下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下部泄压口。就此,上部导流件可以使得高速列车前方的气流能够导流抬升,减少通过风挡本体的开口结构进入风挡本体的空腔内的高速气流。而且,通过下部导流件使得气流尽量越过下部泄压口,大量减少通过下部泄压口进入风挡本体的空腔内的高速气流,从而减小了风挡本体的空腔因这些高速气流而产生振荡,由此也就大大减小了噪声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中的高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列车实际运营中减振降噪的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速的提高,许多在低速环境下不十分明显的车辆问题会变得日益突出,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列车动态环境问题。普通列车的动态环境以机械、电气作用为主,而高速列车的动态环境以气动作用为主,由此带来的最大限制莫过于气动噪声。气动声源对列车运行速度比较敏感,其随速度的增进趋势大于牵引噪声和轮轨噪声。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气动噪声迅速增大,在高速时将成为高速列车噪声的主要来源。
此外,气动噪声与列车速度的六次方成正比,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将急剧增大,过大的气动噪声将产生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铁路沿线人员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引起铁路沿线有关设备和建筑物的疲劳破坏。所以,噪声超标已成为限制列车速度的主要因素,制约着高速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如:日本S2500系高速列车,设计速度和试验速度均超过350km/h,但受到噪声标准的限制,只能以300km/h的速度运行。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达430km/h,但受噪声标准的限制,在市区内只能以200km/h的速度运行。
近年来,我国在高速列车气动噪声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关的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设计经验欠缺、以及前期研究不足,有些局部位置设计欠妥,导致出现较大的气动噪声问题。如:风挡上部及下部的开口结构是造成风挡区域气动噪声过大的源头,而这两个开口结构由于结构原因不可能消除。所以,列车在线路运行时,出现乘务员室、中间过道、机械师室、贯通道和通过台区域噪声过大的问题。有乘客反映,某型列车贯通的附近由于噪声过大甚至无法停留;特别是作为高速列车工作人员工作休息的场所的乘务室,其位置十分接近列车端部,而列车高速运行时,由于风挡区域噪声过大传导至乘务室内,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在乘务室内工作、休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其克服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震降噪风挡导流装置,包括:风挡本体,上部及下部分别开设有上部泄压口及下部泄压口;上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上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所述上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所述上部泄压口;下部导流件,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下部泄压口的上游边缘,用于将途经所述下部导流件的气流抬升以越过所述下部泄压口。
可选的,所述上部导流件在垂直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包含所述上部泄压口在垂直于所述气流流动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
可选的,上部导流件贴合于所述风挡本体上,且上部导流件和与其连接的所述风挡本体在气流流动方向上呈锐角设置。
可选的,上部导流件呈条形设置,且上部导流件的横截面呈梯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