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伯克氏农业生防菌株Ba1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8997.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存;汪阳东;梁晓洁;高暝;吴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3/00;C12P17/12;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伯克氏 农业 菌株 ba1 及其 用途 | ||
1.防治植物枯萎病的伯克氏菌菌株Ba1,其特征是:所述菌株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氏菌菌株Ba1在防治植物枯萎病中的应用。
3.一种防治植物枯萎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氏菌菌株Ba1制备而得的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伯克氏菌菌株Ba1经菌种活化、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从而制备获得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伯克氏菌菌株 Ba1 经菌种活化、种子培养、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从而制备获得液体菌剂或固体菌剂。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发酵时采用的培养基为:玉米浆10~15 g/L,甘油10 ml/L,NaCl 1.00 g/L,KH2PO4 0.50 g/L,pH 值7.00;
液体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25~28 ℃,180~220 rpm,培养22~26 h。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发酵时采用的固体培养基为:玉米浆干粉10~15 g,葡萄糖3-4 g,NaCl 1 g,KH2PO4 0.50 g;
固体发酵条件为:按照5-10%的接种量,24~26℃发酵48~72 h,发酵过程中翻料从而控制物料的中心温度≤3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氏菌菌株Ba1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为制备哌嗪二酮类化合物、吡嗪酮类化合物,所述哌嗪二酮类化合物、吡嗪酮类化合物包括(S)-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7-羟基-3-(4-羟基苄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L-焦谷氨酰-缬氨酸、环(脯氨酸-酪氨酸)、(3S,7R,8aS)-苯基甲基-7-羟基-3-(2-甲基丙基)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环(L-6-羟脯氨酸-l-苯丙氨酸)、(3S,7R,8aS)-六氢-7-羟基-3-(苯基甲基)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和(3S,8aS)-3-苄基八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伯克氏菌菌株Ba1的用途,其特征是:制备消炎、抗肿瘤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9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