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行星着陆器的着陆支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8094.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霍东阳;朱谦;龙龙;刘欢;梁浩;张欢;蒋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2 | 分类号: | B64G1/6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行星 着陆 支撑 机构 | ||
一种小行星着陆器的着陆支撑机构,包括展开锁定机构、悬臂结构、着陆缓冲器。展开锁定机构与着陆器连接,悬臂结构与展开锁定机构通过转轴实现连接,并绕转轴转动,着陆缓冲器与悬臂结构固定连接。展开锁定机构通过驱动力弹簧为悬臂结构转动提供旋转动力,待展开锁定机构运动到指定位置后,进行锁定,当着陆器开始触底,着陆缓冲器做缓冲减速直至着陆器最终平稳落地。本发明可应用于解决未来小行星航天器一系列特定功能需求,实现了航天器产品的功能实现化、轻量化、小型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空探测中的小行星探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小行星着陆探测的收拢展开支撑及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现小行星着陆附着的飞行器仅有欧空局的“罗塞塔”及日本的“隼鸟号”。
“罗塞塔”展开采用三条支腿,当足垫刚接触小行星表面时,连接着陆器基体和着陆架的万向关节是松开的,这样较小的角动量传递到着陆器体,当三个足垫全部接触星表的时刻,万向节锁紧,这样可以使着陆器基体的位姿基本保持不变,很好的适应地形。着陆架和着陆器基体之间有一个电磁阻尼的缓冲器,在碰撞过程中能吸收大部分的能量,同时足垫底部螺栓压进星表,也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通过着陆附着系统将大部分的冲击能耗散掉,从而防止探测器飘走和翻倒。
“罗塞塔”着陆情况并不理想,其三支腿无收拢展开展开过程,所占用飞行器的包络空间较大,而其落地包络较小,着陆并不稳定。另外,其电磁阻尼的缓冲器缓冲效果并不理想,在着陆时,发生了2次“跳跃”,使得“罗塞塔”的最终着陆地点距离既定位置偏离约1公里,最终落在彗星一处峭壁的阴影当中,这直接导致了“菲莱”备用的太阳能电池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至今仍未“苏醒”。
“隼鸟号”于2005年11月在“丝川”小行星(长约700米,宽约300米)上“着陆”,“隼鸟号”只以悬停状态,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着陆,其采用三轴姿态控制方式,配备氙离子发动机。在着陆过程中,隼鸟号向行星表面射出一个高速子弹,将击起岩石的碎片和灰尘收集到样本箱中,并向行星表面发射一个微型机器人,然后带回样本送返地球。因此,隼鸟号并未具有着陆支撑等机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行星着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可用于小行星探测器的收拢展开支撑及缓冲,适用于小行星着陆探测。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行星着陆器的着陆支撑机构,可解决未来小行星航天器一系列特定功能需求,实现了航天器产品的功能实现化、轻量化、小型化设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行星着陆器的着陆支撑机构,包括展开锁定机构、悬臂结构、着陆缓冲器;
展开锁定机构包括扭簧固定座、承力盒、驱动力弹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角梁、端框、锁钩限位支架、锁钩、角梁扭簧、锁钩扭簧;
端框一侧边通过转轴与承力盒连接,驱动力弹簧穿过转轴并由扭簧固定座压在承力盒上,第一连杆一端通过销钉与端框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销钉与第二连杆一端旋转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设置弧形结构并通过转轴安装在承力盒内壁上;角梁的一角通过转轴安装在承力盒内壁上并压住角梁扭簧,角梁的另一个角通过圆柱结构与第二连杆端部的弧形结构外切,角梁的第三个角通过圆柱结构嵌在锁钩槽内,锁钩端部通过转轴与承力盒固定,并配有锁钩扭簧;锁钩限位支架安装在锁钩两侧,用于锁钩限位;
悬臂结构为空间桁架结构,一端与端框相连,另一端安装着陆缓冲器;着陆时,着陆缓冲器起到缓冲作用。
当小行星着陆时,端框的约束解除,端框在驱动力弹簧的作用下作顺时针运动,端框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运动,当第二连杆带有的弧形结构运动到与角梁相分离时,角梁受到角梁扭簧主动的逆时针旋转力矩,角梁做逆时针的旋转运动,直至落入第二连杆的弧形结构的内槽中;角梁开始运动时,通过圆柱与锁钩的接触带动锁钩做逆时针的旋转运动,直至圆柱脱离锁钩的槽面;锁钩脱离了角梁的约束后,在锁钩扭簧的作用下,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运动,锁钩锁紧端框的边框,实现端框的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