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029.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星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29 | 分类号: | C07C67/29;C07C67/14;C07C6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赵登阳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氧基异丁酰溴 制备 工艺 | ||
1.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80kg盐酸、180kg丙酮氰醇、328kg醋酸乙酯、240kg乙酰氯、240kg氯化亚砜、75kg无水溴化锂,步骤如下:
S1,将380kg盐酸投入反应釜,温度上升至25℃,滴加入180kg丙酮氰醇,滴毕,在80-90℃之间,保温5小时后减压蒸出稀盐酸和水;
S2,釜内温度冷却至100℃以下,先加入208kg醋酸乙酯,滴加入240kg乙酰氯,温度控制在45℃左右,滴加完毕60-70℃保温3小时,减压蒸馏回收醋酸乙酯;
S3,温度在40℃时开始滴加入240kg氯化亚砜,滴毕,80℃左右保温2小时,减压蒸馏回收氯化亚砜,温度85-90℃收集正沸,得2-乙酰氧基异丁酰氯;
S4,将120kg醋酸乙酯抽入反应釜,加入75kg无水溴化锂,慢慢滴加入S3步骤中得到的75kg2-乙酰氧基异丁酰氯,控制温度在80-83℃,滴加完毕在此温度范围保温6小时,抽入蒸馏釜,蒸馏回收乙酸乙酯,温度至86℃收集正沸,得成品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固定轴和搅拌杆,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顶部外壁,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入反应釜内部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周向设有套腔,所述套腔的内部设有循环热水,通过循环热水对反应釜内的温度进行保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在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鉴别,鉴别时取样品0.5ml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应生成溴化银的白色浑浊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在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密度,在检测成品的密度时,用移液管精密量取一定体积的供试品溶液,置于容量瓶中,精密称定重量后,按下式计算本品的密度。
m1-------供试品溶液和容量瓶的重量
m2-------容量瓶的重量
V---------供试品溶液的体积
本品的密度应为1.40-1.46g/ml(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在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含量,在检测成品的含量时,精密称取约0.4g样品,准确至0.0002g,溶于100ml水中,用1mol/L NaOH调至中性,再加入5ml淀粉溶液及3滴二氯荧光黄指示液,用0.1mol/L硝酸银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由黄绿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计算公式为:
C—硝酸银滴定液的摩尔浓度,mol/L;
V—样品消耗硝酸银滴定液的体积,ml;
m—样品的质量,g;
0.20904—与1.00ml硝酸银滴定液[C(AgNO3)=1.0000mol/L]相当的以g表示的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的质量;
本品含量应≥9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氰醇与盐酸进行水解反应,醋酸乙酯、无水溴化锂和2-乙酰氧基异丁酰氯进行取代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的成品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的外观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乙酰氧基异丁酰溴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添加醋酸乙酯后,通过过滤得到氯化铵,在添加乙酰氯后,通过蒸馏会得到乙酰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星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星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0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