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程式赛车空心翼片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104956.5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代胜;杨靖廷;何瑞麟;董红顺;俞俊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37/02;B29C70/44;B29C70/68 |
| 代理公司: | 32251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华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肋 切槽 间隔设置 平行 安装槽 内腔 通孔 碳纤维预浸布层 定位方式 加强肋片 外表面包 空心翼 易撕裂 粘合面 密闭 穿设 嵌设 碳管 成型 制作 | ||
一种方程式赛车空心翼片及其成型方法,包括第一切槽产品、第二切槽产品和骨架,第一切槽产品朝向所述第二切槽产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加强肋安装槽,第二切槽产品朝向所述第一切槽产品的一侧也开设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加强肋安装槽;第一切槽产品和第二切槽产品对接后,两者之间具有一密闭的内腔,骨架设于内腔内;第一切槽产品、第二切槽产品对接后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预浸布层;骨架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加强肋;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加强肋上均开设通孔,以碳管穿设通孔形成骨架;加强肋的边缘嵌设于加强肋安装槽内。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所制作的产品粘合面易撕裂的问题,并且可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加强肋片定位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附件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方程式赛车空心翼片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赛车翼片的特点与要求赛车翼片作为空气动力学套件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赛车的操纵性能,赛车大约80%的抓地力是由下压力提供的,剩余20%由轮胎提供。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能极大地增加下压力、增大轮胎抓地力,提高赛车的过弯速度并增强刹车稳定性。赛车前翼、尾翼分别提供25%,35%左右的下压力,总计60%左右。且前翼尾翼的相对位置决定整车气动中心的位置,因此赛车前翼和尾翼的合理设计对整车性能尤为重要。赛车翼片可以通过空气动力对赛车的前部产生下压力,而下压力是过弯时紧贴赛道最主要的保障。由于赛车过弯时翼片会受到空气压力,因此不论空心实心翼片都要有一定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目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翼片主要有传统的实心翼片,传统成型的空心翼片,传统实心翼片通常采用高密度泡沫作为内芯,重量较重。传统空心翼片采用的是向外翻边,粘合后切除翻边的工艺,有开裂风险。导致原因:成型方法原因,传统方法是上下两个面分开成型然后直接粘接,结合处有开裂的风险,传统方法成型的翼片里面没有骨架,是一个完全的空腔,为了防止受压变形需要铺很多层碳纤维布,材料的用量很多。
赛车翼片的发展方向由于赛车的轻量化和操稳性是衡量赛车好坏的指标之二,整车都渐渐做的更轻更稳,因此未来的赛车翼片发展方向倾向于更轻,强度更高,提供下压力更合适,更易加工成型而不易出现损坏。
公开号为CN 1198804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中空翼片的制造方法,它是将注射成形的树脂制的第1翼片体与注射成形的树脂制的第2翼片体对接,通过将这些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用超声波接合装置熔融接合而形成内部有空洞部的中空翼片,其特征在于,将在注射成形所述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之际,分别从该第1翼片体及第2翼片体(3)的表面处隆起的凸部设置在该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的表面上、且在这些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对接时相互邻近对置的部位,然后,在由所述超声波接合装置接合之际,使该超声波接合装置的振动头横跨所述各凸部之间并同时推压接触该各凸部的顶面,在此配置状态下,使所述超声波接合装置动作,在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对接方向延伸的该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的接合面上、并且与所述振动头的推压方向相对应的部位进行熔融接合,同时,边熔融边推压所述各凸部使之变形,使各凸部的熔融树脂侵入所述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之间的间隙内,通过将该第1翼片体与第2翼片体接合成桥状形成一体而成形为所述的中空翼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程式赛车空心翼片及其成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程式赛车空心翼片的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包括上表面阳模、上表面阴模、下表面阳模和下表面阴模;将容纳有碳纤维预浸布的上表面阳模和上表面阴模,以及容纳有碳纤维预浸布的下表面阳模和下表面阴模放入热压罐中进行热压固化,分别得到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
步骤2:对第一铺层和第二铺层分别进行切槽,得到开设有加强肋安装槽的第一切槽产品和第二切槽产品;
步骤3:在多个加强肋上开设通孔,然后以碳管穿设所述通孔形成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