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及其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3114.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9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斐;邢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铸鼎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哈工大泰州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4 | 分类号: | H01L23/04;H01L23/06;H01L23/29;H01L23/31;H01L23/367;H01L23/373;H01L23/433;H01L23/473;H01L21/5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莉瑜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梯度 铝合金 内置 电子 封装 模块 及其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包括封装盒体和盖板,其中:
所述封装盒体的材料为梯度硅铝合金;
所述梯度硅铝合金是沿某一方向硅含量呈梯度变化的高硅铝合金,沿该方向硅的体积分数由低到高呈现梯度变化;
所述封装盒体具有内腔结构和蛇形流道结构;
所述内腔结构在高硅层处加工,高硅层与过渡层的总厚度为11~12mm;
所述蛇形流道在低硅层处加工,低硅层厚度为3~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盒体的外形尺寸为65×4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流道的截面为正方形,截面尺寸为1~1.5×1~1.5mm,距盒体边缘尺寸为5~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材料为铝合金,尺寸与封装盒体尺寸一致,厚度为3~5mm。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封装盒体及盖板坯料制备:
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制备出梯度硅铝封装盒体坯料以及盖板坯料;
步骤二、蛇形流道加工以及封装盒体与盖板连接表面的精加工:
采用数控铣床在封装盒体低硅层初加工出蛇形流道,并对封装盒体与盖板的连接面进行精加工;
步骤三、焊前试样表面处理:
将封装盒体与盖板的待焊表面至于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以除去焊接表面油污以及氧化膜;
步骤四、扩散焊:
将表面处理后的待焊盒体与盖板置于真空扩散焊炉中,抽真空,焊接成型并保温,当温度降至60~80℃,取出空冷;
步骤五、流道耐压值测试:
对焊接后的蛇形流道进行耐压测试;
步骤六、封装模块内腔加工:
采用加工中心对已焊接完成的坯料进行内腔加工,至此,具有内置流道结构的封装模块加工完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的表面粗糙度Ra≤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时间为5~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至1.0×10-3Pa以下,焊接温度530~550℃,焊接压力10~15MPa焊接成型,保温60~90min,冷却速率5~15℃/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梯度硅铝合金的内置流道电子封装模块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测试的耐压值为4MPa,保压时间20~40min,且无渗漏及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铸鼎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哈工大泰州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铸鼎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哈工大泰州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及阵列基板
- 下一篇:0.4mm节距的陶瓷四边引线扁平外壳